書很新,這是自然,天書發給每一位的書都是嶄新的,而且都是用的成熟的紙張工藝,不是竹簡也不是石板,所以夏商周得到的人都將其奉為神跡。
啊,其他朝代的也有奉為神跡的。
周瑜沒有過多的對神的敬畏之心,這么說,倒也不對,他自然也是有點的,但是對知識的渴望超越了這份敬畏。
書上端端正正寫了三個大字,營銷學。
這其實是千里江山圖給的綜合了周瑜想要發展江東愿望,給的一個比較簡單快捷的方案。
先做好營銷,高低把江東的優勢宣傳出去,多拉攏些人才,然后有了更多的人,依靠著長江天險,先據守再緩緩圖之。
周瑜原本還是有這樣的規劃的,只不過,一開始用的金字招牌是他和孫策,江東雙壁,他負責腦力,孫策填補武力空缺,也是吸引了不少人。
但是聰明人一般也更懂得及時止損,在孫策意外死在無名之輩手上,他們對江東就是觀望態度巨多,并沒有多少雪中送炭的人。
害,仲謀還是得快點撐起來。
但是這件事呢,已經不適合他出面對仲謀講了,周瑜清晰地知道,孫權已經對自己有了戒備心理。
周瑜和孫策是竹馬,兩人對彼此的信任勝過親兄弟,這就導致了,孫策從他爹孫堅手里接手江東之后,周瑜這個腦力派接管的比較多。
孫策又是閑不住,會天天跑出去剿水匪的性子,很多東西都是要和周瑜匯報的。
這東吳,表面上是孫權從孫策手里接過了家產,實際上是周瑜在和孫權辦理交接。
最讓人無語的事情,周瑜給孫權介紹了工作內容之后,這份工作最后還是回到了周瑜的手上。
這算什么狐貍展示了自己的藏品,然后又裝回去了
孫權從周瑜手里完整接過的,是統領一部分兵馬的權利,而且還不是哥哥的,哥哥原本帶的兵早就損兵折將,消耗的不成樣子,繼承不了幾個人了。
就這么些人,一開始還有刺頭。
不過,再刺頭的人,孫權都管下來了,他也是了解自己的實力的,雖然對周瑜管轄太多有些不滿意,但是也清楚,江東除了自己和妹妹尚香,就周瑜最為中心,再沒找到合適的人之前,是不會貿然和周瑜爭權的。
但是他練好了兵,就想要出去溜溜。
這點也是和孫策一模一樣,總是不耐煩在家待著,想盡一切辦法都要出去闖闖。
所以啊,在曹操搞定了袁紹,又接連打敗了袁術,和袁紹的三個兒子之后,把目光看向江東,喊話“周郎、二喬”的時候,江東群情激憤。
恨不得只待周大都督一聲令下,就帶著人帶著刀,和曹操來個真人互砍。
特別是孫權,滿心歡喜地以為自己能出征了。
結果面對的是周瑜的不贊同,雖然聽了分析之后,也認可周瑜讓按兵不動的計謀。
曹操人多,江東人少,曹操的人隨時能在其他地方,利用皇帝的名義招兵買馬,而江東的兵馬,一個個都是戰略性資源,打一個少一個。
加上江東地勢險要,他們在丹陽這兒,本就易守難攻,完全可以以逸待勞。
說服了孫權的人,雖然沒有說服孫權的心,但是已經很管用了。
周瑜翻越了這本營銷學,想了想,當場就用學習三分鐘,得到的知識進行了一次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