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視線讓曹操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本著對聰明人的尊重,曹操還是做出了簡單的承諾,“如果孔明你真的可以做出火藥的話,我能答應你一些合理的要求,即使是你想封侯拜相,也是沒問題的。”
說到拜相的時候,曹操的眼神還稍稍看了一下荀彧和郭嘉,眼里帶著一些歉疚。
是真的有點愧疚,想來是早就想好給荀彧、郭嘉相位。
諸葛亮從這一眼中確定了曹操的野心,必定是圖謀甚大的,心有些沉了下來。
當然,他也并不是什么天真的幻想著曹操會扶持漢室的人,只不過,即使未來既定,也有操作的空間的。
想到了曹操的兒子以“魏”為國號,但是沒有曹操的事情。
曹操應該是沒有稱帝的,但是劉協現在的狀態,想扶起來有些困難。
諸葛亮清楚明白的知道,荀彧這個人是守舊的,是想要維護大漢的統治的。
同樣的,諸葛亮也了解自己,他也放不下大漢。
天書上,大漢的皇帝何其之多,諸葛亮總有一種,大漢會長長久久延續下去的感覺。
但是他也知道,延續不下去。
他不會招魂,不會續命,但是會觀星,看得懂星象,算的了周易,精通奇門遁甲不是說說而已。
現在被天書提前嚯嚯,本身諸葛亮是想策劃一場和中山靖王之后劉備的相遇的,他都不用賭,就知道劉備一定過會找謀士,雖然不一定是他,但是總會是。
諸葛亮有一萬種方法,讓劉備自己主動找過來,但是吧,他的亮相,應該是作為謀士,給劉備集團出謀劃策的時候亮相。
而不是續命這太離譜了。
當然,如果被諸葛亮知道,天書說的他續命這回事,不僅不是野史,干脆是小說,最要命的是,大家都信。
誰不信
這可是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的熏陶之下,在各種三國衍生作品的鋪墊下,諸葛亮成功從一位腦子很好用的謀略家,變成真的能呼風喚雨的標志性人物。
和周瑜、和司馬懿、和各種同樣用腦子在三國嶄露頭角的人物在各種作品中互相扮演不同的角色,或是反派,或是主角。
無一例外,托了三國演義的福,諸葛亮都是逆天強勢的角色。
當然,無論諸葛亮是真如那些夸大的語言所說,是明知漢室大廈必傾,依舊飛蛾撲火,力保中山靖王之后劉玄德,讓這天下得以三分。
還是只是仔細分析之后,權衡了謀臣眾多的曹營,更像是家族企業的江東,以及相對來說空手起家,急需雪中送炭的劉備,選擇了更好出頭的劉備。
又或者,純粹是在各個地方都得有諸葛家的人,正如都有荀家的人一樣,押寶,總有押中的。
諸葛亮是有實力的,這實力是基于自身,諸葛亮也是想要大漢能有個善終的,他打算從曹操下手。
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要么扶持弱者,有了話語權,自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拖住,或者是和強者達成一種平起平坐狀態,能夠稍稍牽制。
要么就是直接和強者商議,與虎謀皮,當然,有資本的前提下,不然很容易被老虎騙得人財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