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輩子,為的也就是個身前身后名,這身后要是直接查無此人,也太讓他們沒有個奮斗的動力了。
“都怪項羽”劉邦,一個遇事不決,批判別人的人,想了想,他又補了一句,“也怪嬴政”
“要不是他們倆一個燒一點,另一個燒另外的,那里會有什么歷史斷代的現象”
如果現場有這倆的粉,高低得和劉邦理論理論,畢竟,夏商的東西,怎么滴也怪不到他們的頭上,龜甲是那么容易被燒毀的嘛
可惜在場沒有,也沒個人阻止劉邦罵人。
倒是蕭何在想了半天之后,做出來一個組織人修史的決定,得到了張良的支持。
也算是為歷史的保護出自己的一份力了。
大部分人也是這么干的,盡量找到更多的佐證,以防后人連歷史都知道的不全,模棱兩可的就太不像話了。
而涉及到的本人,更是面色沉重。
從夏朝的開端,啟,到商超的結束,帝辛,都滿面愁容,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什么好主意。
啟找來了自己的智囊,關于留記錄這件事,他也一直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重要性。
“制九鼎,不能讓后世記住我嗎”
鼎也不是什么說做就做的東西,現在進度還緩慢的很,啟原本就是想,一方面用鼎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來震懾其他部落的,心思不軌的人。
另一方面,自然也存了把這鼎一代代往下傳承的心思。
后世質疑夏的存在,難道是這鼎后來丟了嗎
啟不理解,這么大的鼎還能被弄丟,他的后人都是干什么吃的,難不成都是草包廢物之流嗎
同樣不理解的還有帝辛,帝辛以為自己已經努力在擴大商的版圖了,每吞并一個部落,也會記錄下來,要是這樣的英勇事跡不能被后世記住,那他也太虧了。
有人在努力一邊修復過往的歷史,有人在嘗試留下更多的歷史,也有人在默默修繕族譜,可不能遺忘了自己祖上的事情。
江思瑤只提了這么一嘴,又接著講石油。
石油在分餾塔中分餾,除此之外,石油也可以裂解,分餾得到的是混合物,裂解得到的也是混合氣體。這些混合氣體凈化、分離能得到乙烯、丙烯。
乙烯可以和水、氫氣等,經過一定條件,發生加成反應。這種加成反應,一般碳原子和其他的直接結合,是不飽和的碳酸鍵特有的。
石油咱以前是當做防水的,橋梁、船只上用,可以在木材上涂,會形成防水膜,保護木材不被水侵蝕。
當然,最直觀的還是作為燃料,石油以前是叫做黑火油的,極其易燃,而且點燃的時間很長,當做咱現在的電燈在用。
也有作為制藥的,這點可能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石油除了能分解出乙烯,還有甲酸,是布洛芬的原料之一。
這要不是發生了疫情,誰能知道這個呢
古人比現代人對“疫情”兩個字更看重,甚至有些談“疫”色變的意味。
一場大疫之后,必定會發生一場大災難。而這“疫”又有很多種,天花、霍亂等等。
天花在清朝康熙時期才有牛痘克制,所以在清之前的穿越劇里,都可以用牛痘預防作為自己的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