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書一句話,積極開始籌辦屬于華夏人自己的獎項的,遠遠不止皇帝組們,也有各種除了錢沒別的拿手才藝的人,想要借這個機會出名的。
衣錦還鄉之后,重修祖宅、祖墳也好,修橋補路也罷,都是為了博一個好名聲。
而天書提出的這個,是大家都沒有想過的操作。
也不是沒有類似刷聲望的東西,比如說著書類的,南朝時期蕭統編撰的昭明文選,明成祖安排人修的永樂大典,都是能讓自己也跟著書名垂青史。
也有辦各種宴會的,古人宴會上喜歡吟詩作賦,也有借此刷名望的意思。一旦會有名垂青史的詩句流傳的話,辦宴會的主人也能蹭著點。
不過,這些都不如天書給的辦法有用。
安排一個比賽,然后給獲勝的人頒獎,這樣以后有相似的比賽,都會提到他們這個比賽。
多合適,甚至可以在比賽結束之后,再辦宴會,再刷一波聲望值。
為了身后名氣,有些人是不吝嗇在金錢上的消耗的。
而且,天書都已經給出了最好的范例了,這個名字奇奇怪怪的,叫做“諾貝爾”的外國人,能成功被大家記住,應該也有這個獎項一半的功勞。
另一半自然是造出來了火藥,太神奇了,難道是國外的煉丹師
江思瑤自然不知道,已經有人猜測諾貝爾是煉丹師了,她正興致勃勃地接著學金屬。
礦物、氣體等都講了,我們講些金屬相關的吧。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最初的石器到了夏商時期的青銅器,之后進入了鐵器時代。
有人說,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于,人會使用工具,這工具在三皇五帝時期就被廣泛運用了。
一開始有人用石頭打磨成的石刀、石鐮,之后,對工具的使用不僅僅局限在了打磨上,逐漸開始煅燒石頭,發現了銅礦、鐵礦之后,花樣就變多了。
在夏商時候,鍛造出了青銅器,比如傳說中啟有九鼎,嗯,一直不知道是真的九個鼎,還是鑄造了一個名為“九鼎”的鼎,但是不妨事,能證明那個時候有了青銅器。
啟聽到這種話,整個人都炸毛了,不為別的,他辛辛苦苦建造出來的東西怎么會,怎么會連個鼎都沒留下去
本來嘛,材料不算多,啟也是在想,這鼎是真的建九個,還是造一個叫做“九鼎”的鼎來偷懶,現在。
偷懶這絕對不能偷懶
一個鼎失蹤的概率可太大了,九鼎的話,少一個還有八個怎么都能讓后人知道我們夏朝有這個實力造九鼎
商周的青銅器就很發達啦,比如咱一直知道的“司母戊鼎”改名“后母戊鼎”的事情,“司”和“后”是同一個字的事情,讓鼎被迫擁有了兩個名字。
商王祖庚或者是祖甲,看著天書上展示的破破爛爛的鼎,又看了看自己面前的,豪華的,為了祭祀母親,特地設計的鼎。
語氣有些遲疑,“上面那,是我的鼎”
倒也不能怪他遲疑,他目光所及,沒有一個朝臣敢和他對視的。
無他,實在是太斑駁了些。
現在鼎是剛剛建造出來,因為是祭祀,大家都很鄭重。
古代嘛,也是有自己的信仰的,但是和周不同,夏商的信仰是天地、是祖先。
商紂王被叫做最后一位人皇不是沒有原因的,周朝開始君權天授,封神榜里面,姜子牙代天封神。實際上,周也確實否定了商的祖先神,改成了上天神。
祖先神,就是咱的老祖宗們,商朝信這個,是真的相信會在天上庇佑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