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起來的時候,糧草永遠都是問題,韓信就很少打富裕的仗,天書的礦變錢的說法,讓他已經在安排下一次戰爭去哪里了。
去有個沒聽過的礦的地方,想必也會被貴族喜歡的
被蕭何“教訓”了天真,韓信也不生氣,他覺得這個辦法一定有過人之處。
“賺錢的估計還有設計的創意,這一點我自己就可以彌補嘛,我有很多點子的。”
韓信對自己的創意十分自信,聽到他這個話,劉邦都轉過了頭去,一臉不忍直視的表情。
張良都鮮有地,稍稍側過了臉,避免韓信看到他臉上直勾勾的嫌棄。
咋說呢,大家一直認為,打仗這方面,很少有人比得上韓信,哪怕是孫臏在世,韓信也能和他一較勝負。
但是吧,關于一些設計想法之類的東西,隔行如隔山,還是不要輕易嘗試的好。
大部分金屬在自然界是化合態,這很正常,得到單質金屬只需要進行一些化學反應。
比如銀礦,氧化銀可以通過加熱提取出來銀,這種辦法也被叫做高溫還原法。
當然,銀元素在自然界并不單單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也有別的化合態,比如輝銀礦、蹄銀礦等等,那就要用到別的方法來提取銀了。
除了氧化還原,還有別的辦法能提取出我們想要的東西。
就像鋁熱反應,鋁和氧化鐵反應,最后把鐵置換出來,有些像是交換人質,這么一想,這氧化鐵還怪好的嘞。
要是這倆辦法都不行的話,還有電解熔融這樣的辦法,操作上是和兩者不一樣的辦法。
從發現礦,到開采礦,到從礦中提取自己想要的部分,再到把這些東西賣出去,這一套流程下來,費時費力,也是真的有點子性命攸關。
畢竟,不是誰都有本事押送貴重金屬,但是一點風險都沒有的。
古代不比現代,現代有各種攝像的情況下,也依舊擋不住各種各樣的犯罪事件,古代就更別提了。
河里有水匪,路上有馬匪,送點東西,東西還沒到人那兒,中途就給搶了,那就太難了。
不過,挖礦除了考慮到成本問題,別跟風別人結果別人有兜底,但是他沒有,撞在人家槍口上,就很難受了。
對于礦這個東西,咱還是得理智消費啊
最主要的是,開采的時候記得不要過度開采,保護環境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的共同義務哦。
這不是江思瑤第一次提到環境保護這個概念,有些人理解,有些人不理解。
“這礦,難道不是埋在土里,就等著人來挖的嘛咱還要保護我不挖,也會有別人挖撒”
“天書好像說過好像是這什么,大自然經過多少年才形成的礦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啊那是得像天書說的那樣,先去挖別人家的哎,這東西要是挖一點少一點,先挖自己國家的不值得嘛”
有天書這個小算盤精,她打的算盤很容易就被民眾理解了,還是有一點好處的。
對自己國家的物資珍惜,說明有了一定的家國意識,也算是好事。
這樣的對話在各個時空都在發生,都有和天書一樣想法的人,既然要用這樣的資源,別人家又有,那先用別人家的,合理。
也有很多人欣賞天書的想法,不過度開采,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