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的位置,不僅和物體的重量有關系,還與大小有關,長的不規則的東西,重心也會有所偏移。
這一點,沒有人比上陣殺敵的人更了解了。
準確來說,是騎兵,騎在馬上要保持平衡,是需要找到自己身體的重心的,還特別不好找。
趙云看著天書,總感覺透過天書看到的是自己剛剛學騎馬,學馬術的時候,從馬上摔下來的樣子,可疼了,記憶歷久彌新。
趙云現在還在諸葛亮這里,沒想到吧
諸葛亮暫時沒有挪窩的打算,但是有見劉備一面的打算,通過趙云寄了信給劉備,想了解一下這個人。
當然,并不一定是了解了就要挪窩,他是個很認真負責的人,即使制作火藥的主力并不是自己,但是答應了就不會輕易食言。
這一點想必看過出師表的人都發現了,劉備自然也能接受。
甚至,在接到諸葛亮的信的時候,之前三顧茅廬,但是主人不在家的憤懣不平,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謀士的心酸,一下子就跟都失蹤了一樣。
劉備看著信,信了講了諸葛亮和曹操簽訂的約定,替曹操制作火藥,但是曹操得把這個技術公開給其他勢力,這勢力就有我劉備
雖然,之前錯過了,但是諸葛軍師,果然心里有我
劉備美美地自己給自己洗腦,且卓有成效。
雖然諸葛亮的目的,是讓大家都有制作火藥的實力,并且能因此對火藥的使用產生敬畏,將這個不要頻繁地在戰場上使用,太有傷天和了。
該怎么確定物體的重心呢
如果是我們能拎的起來的東西,那很好辦,比如說一個不規則的石頭,像這樣,我們把它垂直地綁著,通過甲點把石頭掛起來,而甲乙這條線,就是石頭的重心必定經過的線。在這個基礎上再找到話,在石頭的表面任選一點丙,通過丙點再次掛起來,這下子會發現丙丁這條線會和甲乙有交點,這個交點就是石頭的重心。
而我們在作圖的情況下,可以用線段來畫力,線段是有向線段,垂直向下,代表著力是往下運作的,而后根據線段的間隔,一格是多少的力,有幾格之類的,都很簡潔明了。
這個畫圖的方法是力的圖示。
圖畫的很可愛,也很鮮明,本身有點學識的騎手,一目了然。
甚至能自動把石頭替換成自己,不斷動著的烈馬,和馬上需要保持平衡的自己。
講過了重力,下一步是彈力。
彈力大家也有所接觸,比如說,君子六藝就離不開射箭,彎弓射箭,拉開的弓箭,離弦之箭受到的力氣中就有拉力。
這很好理解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們拉開了弓,產生了拉力,這個拉力作用到了弓箭上,弓箭就這么發射出去了。
而弓箭一般啊都是有自己的力氣設置的,比如能拉滿是多少石的力氣這樣的,很標準的和拉力有關的教學工具了。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會發生“形變”,這種變化或大或小,也很正常,依舊是用彎弓射箭來表示,拉滿弓,給出去的拉力,肯定是比較大的形變,也會有大一點的拉力,而沒有拉開的弓,給出的拉力也就很小。
拉力和另一種力量,彈力也很難分割開來,發生形變的東西恢復,那就有彈力。
比如我們把弓拉滿弦,這其中發生了形變,必定會造成拉力。
這里面的拉力,是手對弓的,弓對箭矢的力是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