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漢武帝高低是個領導級別,就是挺會折騰人。
江思瑤轉念又想,力學分析應該不算折騰人,和經常隔一段時間被瘋傳一下的小學奧數題在成年人眼里應該難度差別不大。
不過江思瑤是很配合的,她一直標榜自己是寵粉人設,更何況,題庫里直接有相關的題目,根本不需要她多想一點。
其實這個我也是講了一點點,和小車、小船幾乎是同樣的問題,哈,雖然話是這么說啊,但是一點都不耽誤我該錯還是錯。嗯,這些在老師眼里應該是不該錯的東西,還是我太菜了。
好了,話不多說,我做出來的答案大家伙也不會信,直接給大家看正確答案。
這個正確答案呢,一般來說都是對的。
我這里的題庫來源都是很正經的,高考模擬和高考的,就是各個地方的考題有所不同啦。
嗯,解釋下來就是,往期科舉真題
天書接下來講的內容,大概只有劉徹的人在仔細聽,或許,就連原本提問的劉徹都沒有認真去思考題目了。
“科舉”沒有科舉的人震驚于科舉。
科舉,這一讓華夏人開始代代為“分”奮斗拼搏的政策,它最早在歷史舞臺上亮相是隋朝,是隋文帝楊堅創立。
可能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秦,漢代有大秦,唐代有隋朝。
都是二代而亡,都給后世留了點東西。
大秦的郡縣制到現在依舊有用,而隋朝的科舉制,華麗轉身成為高考現在也讓無數人頭疼。
江思瑤之前也有講過科舉,但是大家都沒有關注到,這次能被注意,還是江思瑤翻了她的真題庫,以及強調了各個地方不同的。
很好用的設計,給不同的地方出不同的問題,讓所有人都有機會為國效力。
“原來竟是分區選拔”
劉徹之前也有想過“科舉”的事情,但是六國戰亂不休,秦漢也才經歷了不過百余年,甚至有些地方還以為是周王統治的天下。
這不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是隱士村,只是自給自足下,住在山窩窩里的村落。
有些地方雖然知道時局的變化,但是僅限于知道這皇帝換人做了,也沒有什么忠君愛國,給國家效力的意思。
權貴們不管王朝變遷,只管家族壯大,百姓們更是活著就很艱難了,在里面找能人,無異于是大海撈針。
而考核,出考題的話,怕會的人少,一次大型考試,天南海北地選拔出來不到一百人,那也沒什么意義。
調低分數要求的話,考核又沒了意義。
而且一份卷子選拔出來的人,要去不同的崗位任職,這顯然是不太合理的。
之前他們也有想過解決方案,但是完全沒想到直接從根源處解決問題,用不同的卷子選拔不同的人,這顯然再好不過了
當然,他們也沒有錯過天書對受力分析的講解,劉徹出這種題目,自然是有原因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了解了弓弦是通過什么飛的更快的,才能順勢而為。
首先呢,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肯定是受到重力的,這個大家都懂的對吧
弓箭射出之后,是肯定有一股向下的力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會看到箭會斜向下的原因。
然后,箭矢能射出去,是靠我們給它附加的外力,把弓拉彎,產生的彈性勢能,箭矢擁有了彈力。
向下的重力,推動向前的彈力,還有嗎
“摩擦力,肯定有摩擦力”
“別忘了還有和重力反方向的,我賭一個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