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明后清,也不知道之后的朝代是怎么起名的,頗有他父皇的強迫癥。
已經是個合格的大明太子的朱標,已經體會了大明王朝的君臣過度關心的朱標,現在已經是個合格的養生老手了。
不養生也沒辦法,都不太靠譜的樣子。
自從李善長都給開始接近他,給他推薦早起早睡的秘訣了。
也不是朱標不相信,主要是他不是不知道自家老爹的工作量,也知道這些朝廷重臣的,因為部分已經開始經他的手了。
像是劉伯溫給他推薦的保持黑發的秘訣,光看劉老先生頭上依舊有黑發,可信度還是挺高的。
但是李善長李老先生,要是這份秘籍是你孫子的
那也不太信。
別的地方學校的作息是什么樣子的,朱標不知道,但是就在朱元璋和朱標眼皮子底下的學校的作息,是朱元璋一手設置的。
因為覺得父母很少有能早上把孩子送出門,晚上再去接回家的,讓仆人接送,父皇又替人家擔心,萬一遇見惡仆,把小孩直接帶走了。
于是乎,在京城的學校都是住宿制度,也沒有像是工作那樣全年無休,是月休制,一個月給小孩休息一天,剩余時間都是在學校里醒了就學習,學習完了就睡。
已經在學天書教的內容了,當然,基礎的四書五經也沒落下,一整個就是可以配合科舉改制的狀態。
就是寅時學習,亥時休息,一天只睡兩三個時辰,李公的孫子都拿不出一份合適的早起早睡的秘籍出來。
像是李善長這樣,急病亂投醫的、但是本質上還是關心他導致的,還有很多,不少和父皇一起打江山的叔叔伯伯,對他都是極好的,在父皇不是天子,他朱標不是太子的時候,這些叔伯就很不錯。
朱標知道,是因為,他的存在就代表著,父皇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是后繼有人的。
父皇二十七歲才生下了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朱標他自己,讓跟在父皇打江山的人心定了下來。
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會這么關心他的身體。
朱標清晰地從他們的眼里看到懷念,也看到惶恐,像是在懷念當場純粹的打天下的日子,又像是在懷念曾經的陛下,更是惶恐于天書說的未來。
沒了他朱標之后,父皇真的會發瘋嗎
朱標想了想,如果是父皇要扶持自己的兒子,他的孫子的話,那確實有些難度的。
現在朱標還沒有兒子,他的長子朱雄英是在洪武七年才出生的,兩年后,朱允炆是他的次子。
比較無奈的是,朱雄英甚至還死在朱標的前面,而在朱標去世之后,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朱元璋,力排眾議立了年幼的朱允炆為皇太孫。
從藍玉開始下手,為了朱允炆的皇位穩固而鋪路。
這樣的朱元璋,把僅剩的人性全都留給了年幼的孫子朱允炆,面對其他人是標準的只評估他們的價值,而不在意他們的情感。
甚至連忠誠他都不需要他們對他擁有,只需要有懼怕,懼怕他這個滿手獻血的君王,對大明律法有著最基本的敬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