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項羽轉念一想,難怪這個人一邊說自己不上榜,一邊也沒忘了學習,合著是去學煉丹了。
哈,真有你的,不愧是大心眼子。
一想到每個月張良都有灰頭土臉去煉丹的日子,只為了保持炸藥的充足,項羽就有點控制不住的喜悅之情。
能不高興難得看到這個端著的人丟臉。
“哈哈哈,嗯,沒笑你,想到了虞家妹妹嗯,你這個月還煉火藥嗎,剛用掉的應該要補充的吧。”
張良依舊是那副端著的天山雪蓮模樣,似乎被取笑的真的不是自己一樣,還點了點頭。
補充是肯定要補充的,不過不急于一時。
“子房原來不是說去沛縣集合嗎,物色到了一個資質還不錯的主公”項梁不排斥帶著項家投奔明主,他此刻也沒有讓侄兒項羽上位,或者是自己上位的意思。
明主也好,一時的庇護傘也罷,總之項家不能當這個出頭鳥。
雖然跟著人起勢,以項家的實力,大概也會被認為是擁立了傀儡。
張良養氣功夫還算到家,沒有因為想到劉邦那個坑貨而生氣。
劉邦,范增,如出一轍的坑貨。
張良是出于對范增的信任,才覺得劉邦一定是他篩選過的,可以推舉為抗秦先鋒的人,結果沒想到,劉邦說投降就給大秦投降了。
不是,這個人是怎么接觸到大秦的人的直接去找官兵嗎,難道
張良的手下反偵察能力差了嬴政手下一成,不過比扶蘇的要好一些,所以張良這里每天都能得到,甩掉了大秦的探子的消息。
每天都甩掉探子,幾乎可以等于每天都沒有探子,誰能想到,同一家人還能派出兩波探子這是不是有點離譜了。
平時他們也不跟蹤劉邦,所以也沒意識到會有人直接和探子接頭。
劉邦的腦子靈活,也是張良原本看上他的條件之一,只是這有些靈活過頭了。
雖然不是合作關系,但是被隱瞞的情況下投降,也是讓人十分不能接受的。
我在辛辛苦苦為了未來謀劃,甚至考慮到你的兵馬不足,已經拉好了贊助,但是你說投降就投降了
也是這一刻,張良意識到了,自己和劉邦,或者說是現在的劉邦,并沒有共同語言。
劉邦是更為注重自己的生活狀態的,而他也確實和秦朝沒有深仇大恨。
兩人并沒有共同的利益糾葛。
更主要的是,他張良,高估了自己的判斷力。
沒有互相溝通過,就自顧自地替人做下反秦的決定,導致意見不合時候,也并沒有一個合適的立場,這對張良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
張良這次“離家出走”,也是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時候,他感覺他到底還是被天書影響了。
天書推崇嬴政,他也被帶著覺得嬴政愈發高不可攀,難免急躁了些。
往常拉個人入伙都要細細考慮,現在竟然是“先下手為強”的意思在左右他的思想,這對于張良來說簡直是一場致命的不過腦子的行動。
還好還給項家先安排了找煉丹師的任務,不然,張良都怕自己把項家也暴露在嬴政的眼皮子底下。
是的,現在劉邦想要去嬴政手底下工作,對于張良來說,自己已經暴露了。
至于項家,應該也搖搖欲墜,畢竟他自己,和范增都是聯系過項家的人,范增雖然失敗,但是有這個行為,項家就不能完全撇清關系。
“好了,煉丹的人估計也記住你們的信息了,現在回吳郡吧,等幾年,大不了熬死嬴政。”張良能想到的釜底抽薪的一招,就是靠年紀了。
比如眼前的項羽,年輕,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