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瑤對于物理總是有一些過高期待的,就比如趁著知識還在腦子里,馬不停蹄地去接著看下一本這件事。
趁著咱還愿意接著學習,多看一點是一點嗷。
接下來我們看關于靜電場,是和雷電相關哦。
人最早認識電就是大自然的雷電。
一開始,富來克林用絲綢手帕制成的風箏,從雷雨天中中采集雷電。
實際上,人們復現了這個實驗,發現根本難以完成,而不能完成的點不是雷電是否能被采集,而是絲綢手帕制作而成的風箏,根本無法放飛。
風箏,一個最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的東西,一開始亮相,是傳說中的墨子,墨翟制作,木頭材料做成的木鳥。
后來被墨家的老對手,魯班門的起源人物,魯班用竹子改進。
直到東漢末年,紙的發明,讓風箏有了更輕便的材料,這個時候的風箏,也被叫做“紙鳶”。
對于紙鳶,有“忙趁東風放紙鳶”的詩句,顯然是以前的娛樂活動之一。
而咱華夏,這么多年,也鮮少有聽說用絲綢來做風箏的,所以富蘭克林的實驗一度被人懷疑。
一方面是絲綢風箏的復現難度太高,根本飛不起來,也就談不上復現,人們懷疑是假的。
另一方面則是,覺得可能是富蘭克林為了提升復現難度,而虛構出來的事情,就是他當時根本用的不是絲綢,而是別的東西。
所以,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由于缺少“人證”,也缺少能被復現的基礎,人們只認為他是提出來這個假說,當然,榮耀依舊歸功于他。
也真是他,之后歐洲做了金屬桿導電,也就是后來的避雷針的實驗。
嗯,有腦子的不要去試,因為如果真的這風箏飛起來了,導下來的電流,足以將一個活人直接電死。
詳情參考,紂王的太爺爺。
嗯,也有說清朝的嘉慶皇帝也是被雷劈死的,也可以問問他。
一個地獄笑話。
最恐怖的是,還被本人聽到了。
武乙臉都黑了,自從天書嘴里說關于他的種種劣跡,以往覺得自己行為很帥的男人,現在一改之前的無道而又荒誕的行徑,天天在朝堂處理公務。
生活作息也正常了很多,早睡早起,不沉迷酒色,不出門,主要怕晴天霹靂,也更為尊敬祖先、神明了。
甚至因為天書更喜歡嬴政多些,祭祀也用上了手辦兵馬俑,還是他自己捏的,東西不大,勝在有誠意。
這么些天的虔誠,武乙已經有點憋不住了,有些時候,是天生的性格,而不是后天的誘因。
正當武乙要故態復萌的時候,天書又給他加深了一遍印象。
“行行行,不出門,當個好皇帝,雷啊雷,我的老天神,我承認你更厲害,別劈我了。”
一個人處理公務,武乙很無助,生怕突然來道雷,給他點厲害瞧瞧。
嘉慶帝也很崩潰。他是乾隆的幼子,多年幼呢,第十五個。
乾隆十七個皇子,前面十三個,都死了,而最后的四個里面,嘉慶屬于矮子里面的將軍,被乾隆看上了。
繼承人一般般,之后的皇帝也一般般,大清朝的優秀繼承人,像是一股腦地都在康熙手底下出現了,不知道該說這些天天生優秀,還是康熙有獨特的養蠱技巧。
當皇帝對于嘉慶來說,是人生難得的體驗,或許這也是他唯一一件幸運的事情,熬過了長壽的爹,繼承了皇位。
在皇宮被刺客三次刺殺,都沒死的嘉慶,看著天書欲哭無淚。
早知道以后會死于被雷劈死,還不如被刺客干掉,起碼顯得沒有那么倒霉。
對于嘉慶的“愿望”,江思瑤是愛莫能助的,她只能介紹點別的電給他認識。
除了大自然的電,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微小電流產生。
比如到了干燥的季節,毛衣就會和我們的長發接觸,產生細小電流,偶爾靜電,電成金毛獅王也是常有的事情。
江思瑤還找了點別人和毛衣的靜電“案例”,至于為什么沒放自己的照片
自然是因為存在莫須有的偶像包袱,根本不愿意丟這個臉。
她放的這個圖片,衣服看起來就十分保暖的樣子,加上衣服的名字“毛衣”,頓時引來了不少大佬的關注。
唐太宗李世民毛衣這是褐
漢高祖劉邦是用羊毛做的衣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