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還主動替哥哥分憂,在監工了幾個實驗室的事情,結果出的很慢,但是監管地很認真。
前段時間倆實驗室的車都能穩定開起來之后,還帶著哥哥去兜風了。
偷偷帶的,怕哥哥被朝臣說,現在的趙光義跟朝臣的關系極差,因為他已經被扣上了禍國殃民的帽子。
話里話外都是他耽誤了大宋的未來,大宋重文抑武都和他有關系。
笑話,趙光義覺得這些人可真無恥,如果以后他推崇重文抑武,這些人會不享受嗎
不,他們只會一邊享受,一邊主動排擠武官,主動拉幫結派。
現在只罵他一個人,是覺得他做錯了嗎
也不是,只是想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在他身上罷了
這樣的大臣,他也不想合作
趙光義忿忿不平,不愿意和這些人勾搭,不想當這種需要他當冤大頭的皇帝。
至于當皇帝的滋味,趙光義這些天也注意研究了趙匡胤的日常,不太行。
每天起的比雞還早,一大早地處理奏折,睡得比狗都晚,大晚上了有什么危機情況也得爬起來處理。
而他就不一樣了,這些天趙光義即使承擔的是關系到大宋未來走向的,驗證天書準確性的研究實驗,也依舊是想幾點起就幾點起,每天的任務更是,由他自己決定什么時候完成,完不完成。
甚至哥哥在知道他會當皇帝之后,對他更好了。
明明現在的皇帝是哥哥,但是所有東西優先給了他。
趙光義體會到了,最佳的狀態應該是,享受當皇帝享受的東西,而不承擔當皇帝的義務,最主要的是,當王爺享受和當皇帝享受,后者居然還要寫罪己詔
還不是劉徹那種年度總結,最后被誤會的罪己詔。
兄長趙匡胤因為“慫宋”的事情,寫了罪己詔向百姓保證,一定不會成為那樣的軟柿子,以后文武并重。
這么些天,除了趙光義帶著哥哥兜風的時候,看到了兄長這些天久違的笑臉,平時基本上都已經開始不假辭色,不怎么笑了。
諸如此類的種種,讓趙光義下定決心。
還是開車比較好,當個紈绔王爺。
而天書講的東西又都是真的,與其在之后被人評價是比不上哥哥的皇帝,不如還是換個賽道吧。
另一個自己已經驗證了,和哥哥同一個賽道不合適,不同的賽道就不用和哥哥比較了。
當實驗室的大老板,偶爾看看實驗進度,在實驗比較安全的時候,想的話就體驗一下實驗成果,不想也可以看別人體驗嘛。
天書上展示的車,他們大宋也能研究出來,不過是速度慢了點。
那么,天書展示的能飛天的東西,大宋肯定也能。
不過是時間而已,時間會讓大宋被什么元朝替代,時間也可以讓大宋有飛機,有火箭
而天書每次介紹的時候,都喜歡介紹源頭,這給了趙光義一個名留青史的辦法。
那就是成為汽車,飛機,火箭的源頭設計人物。
這應該很好實施。
因為趙光義已經準備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了,平衡文武是作為兄長的趙匡胤要做的事情,而他趙光義只需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