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發展比起之前好了不止一星半點,特別是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已經成功把紙張做出來了,活字印刷和雕版也都搞定了。
甚至經過小范圍的調查研究,推出了正規的印書版號之類的,一方面是限制有人濫用、盜用、違規印書這件事,另一方面也是有效避免了一些不該有的思想被印制成書,大批量流傳。
武力值上自然是更勝一籌了,只要有人會火藥,華夏就能學會,就可以復刻。
至于是否會發展過快而導致不適應這件事
只要能給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就不會有不適應這個說法。
大家什么都能適應。
而對于大秦的發展,遠在廟堂之高的扶蘇,遠遠沒有在大秦各個陰暗角落努力生根發芽的張良了解的透徹。
“別跑”跟在張良身后的是一個看起來就很會干農活的大媽,頭發斑白,但是步伐矯健,一點也不輸給張良這個成年男子。
張良原本是不需要跑路的,他在和項梁他們分別的時候,安排了項梁回吳中,項羽則是被他留在了身邊。
他們倆在大秦的各地溜達,想要找到攻破大秦的機會。
但是很無奈,大秦似乎真的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默默地轉變了樣子。
依舊是需要徭役,但是會分開給犯人和給普通人的不同待遇,像是總算意識到了,普通的底層人也是大秦人,不是罪犯,應該有一定的高于罪犯的待遇。
而服徭役的人,無論是在修建長城的,還是去修水利設施的,或者是去各地服兵役的,都不再是曾經的落寞、害怕情緒。
做苦力,有的吃,會限制朝九晚五,會留午睡的時間,一天甚至能吃三頓飯。
一度成為了沒有穩定工作的人的香餑餑職業。
而服兵役,以往是需要自備武器,自備家當的,的干糧也并不好吃,但是現在不一樣,有了棉花、羊毛之后,官府會棉服棉被,只需要自備夏天的衣物。武器更是有火器,往常僥幸從戰場上活下來,掙了個一官半職的人,大多不會還在戰場上拼命,而現在,想要摸火器的人太多了。
不少人爭著去呢,雖然朝廷數次強調并不安全,火藥自身在運輸中有爆炸的風險,而且會有敵對勢力會用盡千方百計讓火藥提前爆炸。
不過即使是這樣,也依舊有很多人想要自己親手操作火藥。
如果不是設立了標準,只讓有過一定功績的人接觸,火炮都能被盤出包漿。
大家對秦的歸屬感都高漲,這就顯得張良這些有反意的人有些格格不入。
范增其實也挺格格不入的,但是有縣學老師的外包裝忽悠著人,大家會覺得只是個有個性的文人。
而張良帶著項羽,兩個人聽到大秦相關的事情,特別是聽到百姓夸嬴政,夸現在的大秦,都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不滿的表情。
有些人接受不同的思想,只不過行為上回勸勸他們。
現在的大秦已經很不錯了,不要不識好歹這樣的。
有的人則是明面上不動聲色,還能跟你一起罵一下大秦哪里不好,張良都被這樣的演技給騙到了。
然后,就等來了大秦的士兵
真的很離譜,張良甚至都沒看出來
要不是項羽耳朵好使,聽到了有人聚集的聲音,及時帶著張良跑路,他們都沒辦法有這個追擊戰,直接就是監獄生活了。
也不對,他們有用,大概率不會在監獄浪費,會被扶蘇盤剝出身上最后的價值,然后開始為大秦搞基建設施。
至于現在嘛,兩個人極其好運,沿著小溪狂奔,翻山逃過了追捕。
停下來之后,項羽第一時間撒開了拽著張良的手,語氣十分不好。
“要不是你一定要去那個村莊打探消息,我們也不會被粘著到處跑。”
項羽是十分不爽了,這件事放在誰身上都開心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