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每次有個天災都來罪己詔,這真的很讓人受不了。
“原來地震也是有道理,有規律能尋的,又是板塊運動會造成地震,又是極端天氣會引起地震。”
劉徹有些不滿,畢竟啊,他一開始是堅定的有神論者。
“還以為這些天氣,總該是神明的力量了,沒想到竟然還是有規律的。”
不滿倒不是對天書,而是對自己,他信了鬼神,就信了很多騙子,打著神明旗號的騙子。
在天書說了那些騙局之后,劉徹是覺得一定不會再上當了。
但是如果還有這個的話,即使是劉徹也沒有那個自信不上當。
有人知道這些的規律,裝神弄鬼,那他劉徹是妥妥上當受騙啊。
“聽說這后世,還有觀測地震的機構”
真厲害啊。
劉徹想。
不過,這是劉徹對于后世的盲目信任,有,不一定就十分厲害。
并不能提前一兩個月,或者提前一兩天來預測,當然,能提前就能有活命的機會。
江思瑤停頓了一下,做了幾個題目提提神,發現這些還算厚道,至少是剛學過,記得住的情況下,能做出來的題目。
就又繼續往下學習了。
好了,我們繼續講,拓展一下水循環吧。
水的循環是很靈活的,因為水,有固體、有液體也有氣體,這些各種狀態不一樣的水體,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圈層,也就是剛剛講到的水圈。
但是即使有這么多水,我們能利用的淡水資源也不算太多,所以認識水、了解水,從而珍惜水,刻不容緩。
自然界的水循環,通常發生在海洋、陸地和天空之間。
海陸之間的水循環,是最重要的一環。
深海的水是輕易換不到陸地的,但是海洋表明的水會在太陽的暴曬以及其他情況下變成水蒸氣。
而水蒸氣一般是跟著氣流走的,聚集到一定程度,就會在適當情況下,從氣體變成液體,從水蒸氣凝結成為液態的水,形成降雨。
而陸地上的水,也會有一部分再度蒸發,一部分匯入江河湖海山川溪流,一部分滲入地下。
這就是海陸間的水循環。
而陸地也有自己的那一套水循環,這種水循環,時常是伴隨著蒸發、蒸騰,然后氣流將這些氣體帶上天空,在遇冷凝結形成降雨,再度回歸陸地,形成了陸地內循環。
在蒸發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水汽沒有被帶上去,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陸地的水本身就沒有大海的多,導致內循環中,給陸地補給的水會變少。
海上的內循環也是如此,會形成內循環。
水循環是活躍的能量交換過程,也是物質轉移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太陽輻射能起著吸收、轉化和傳輸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不得不說,如果不是天書講解,大家是沒有意識到,陸地的水和海洋里的水是能互相交換的。
“那,我們豈不是能在下的雨里面,品嘗到大海的氣息”有浪漫的人想到了這一點。
不過也有現實的人倒胃口的,“嗯,如果有人隨處解手”
這都不是如果,應該講,如果有人沒有隨處
“你別講了。”浪漫的人臉都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