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看侵蝕主要是往哪一塊侵蝕,如果是往源頭方向呢,從定義上來講叫做溯源侵蝕。
同理可知,還有河谷向著源頭伸長,垂直地面的,是下蝕。
縱深方向發展,是垂直兩岸的,就是側蝕啦。
給出的圖片一個比一個讓人不能理解。
“這真的還能算是正常的現象嗎”
朱元璋可是看過貧瘠的河流的,和這個叫做側蝕的也沒什么兩樣嗎。
河床變寬了許多,比起另外兩種,看起來就是浪費了更多土地的樣子。
朱標也不理解,那水雖然看起來依舊在正常流動著,但是,“為什么不直接挖開呢,筆直的應該比彎曲的更好吧。”
江思瑤聽不到這兩父子的話,所以往下面學的十分自然,她也蠻好奇的,和這樣的侵蝕環境比起來,有什么更加奇葩的樣子。
河流的堆積地貌和被外力沖刷導致的侵蝕地貌不太一樣,而是河流裹挾東西往下繼續流動過程中,搬運能力減弱而落下的東西,沉積下來很是自然地變成了沉積地貌。
當河流或者洪水在山區出現的時候,陡峭的山對于人類來說是一種阻礙,但是水流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了,甚至有坡度的山,還能加快水的速度。而這么被水沖刷,形成的環境叫做洪擊沖積平原。
中下游就不僅僅是河流的問題了,加上河水本身就會對河床有侵蝕作用,以及這里的河床大多數都是平緩的類型。河流將會裹挾更多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一個三角形。
而這樣的三角形越來越多,這里早就不僅僅是普通的平原,而是三角洲平原。
給的圖片和地形是很直觀的,總給人一種河流在悄咪咪挖土的錯覺,或許也不是錯覺。
“難怪長江黃河難治理,裹挾的泥沙感覺都比別的要多些。”
這樣的感覺像是外行,不過也沒有人反對。
畢竟夏啟嘀咕的話也是他們想嘀咕的,天書是真的會給地圖的。
先是華夏大大小小的水系圖,看完之后,開始一點點放大,直到展示出了地貌特點。
短時間內給人的沖擊可以說是極其大了,特別是夏啟這種父親以治水出名,家族有治水的能力的。
畢竟是以往的部落制度,當上首領的人總是要有點特殊能力的,不然難以服眾。
啟在治理河水這方面就不太擅長,但是他擅長打仗,一整個撒手沒,甚至能靠著劫掠打贏的部落,一邊補給一邊接著打,很是兇猛。
與此同時,比起啟自己會治理,還是手底下有人會更符合皇帝的身份,也就是這樣的想法變多了起來,也想自己試試。
天書這個板塊,出現的十分及時,啟還沒來得及嘗試,現在已經在打退堂鼓了。
打得好啊,因為這治水,真的好難。
看似已經乖順的河水,很可能就被哪場大雨攛掇,然后一場洪水就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發生。
河流地貌也是會影響聚落分布的。
比如說對于高原地區的人來說,河漫灘平原也就是在中下游地區,遭受到側蝕作用的地區,這樣的地方水源充足,土壤也相對來說更為肥沃,是聚落分布更為親賴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對于康熙來說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他雖然沒有住過草原,但是這些年還是去草原很多次的,這樣的地方確實會更加受人親賴。
不過,康熙現在都沒有時間來想這件事,因為啊,他遠在草原的不少親戚已經悄悄派人遞話詢問了。
問什么
問需不需要集結草原上的漢子,隨時隨地可以跟著他,在全世界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