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絕對不是一時半會能精準找到的,也確實,但凡有個人知道天書被這么用,都會覺得。
有點大病的。
雖然現在也有,幾個人坐在凳子上,什么事情沒做還尷尬。
原因有這樣幾點。
張良實在是不當人,已經不怎么說話了,就硬給劉邦甩臉色,要不是劉邦眼皮子厚,都能理解了。
這可是個搞反秦的人員,危險性大著呢。
但是不肯說話,就像是范增離開了之后,把她的聲帶也一同帶走了一樣,除了上課根本不和劉邦多說幾句話。
原本是還能正常交流的,不過因為知道了劉邦是積極的擁護秦朝,還在努力研究怎么能當上大秦體制里的人,張良就更不想理了。張良能有什么懷疑心思呢,他只是想要大秦趕緊滅亡就是了。
可惜的事情,孤獨癥的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就像是“張良”,有自己的治療手段。
那就是時常看著劉邦為了大秦的發展默默努力,越努力越倒霉的那種,張良知道大秦要完蛋,還是這么一些個員工,就真的會覺得下一秒就涼涼。
劉邦也每次都帶著張良,這個效果是很立竿見影的,張良總是會忍不住幫個忙。
對劉邦這個比草臺還草臺的班子,已經不錯了,有這位大佬的幫助,在很多時候能用最小的比例做成最大的事情,但是張良依舊會擺臉色。
另一點嗎,就是張良回來了,知道了韓信告密的事情,信現在姓了韓,倒是讓張良對他有了些許的濾鏡。
那可是大韓的韓,不是什么秦,更不是什么劉,多漂亮的字眼。
為此,張良甚至愿意調教韓信,韓信在這個小團體里面就開始如坐針氈。
張良比韓信虛長幾歲,面對各種尷尬場景,都能坦然自若地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韓信則不一樣,他尷尬,腳趾扣地,正規人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蕭何偶爾會加入這個小隊,大部分時候是在忙著公務的,沛縣的事情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劉邦前頭搞了縣學之后,他再度多了很多事情忙活。
而張良在各地逛了一圈回來,當下就倡議開辦養老院和孤兒院,照顧無家可歸的老人和小孩。
建是建了,但是就問題離著蕭何也很近,看看有沒有時間加班之類的,簡直是順理成章的需求。
只不過,蕭何因為和提議的鄉野隱士張良認識,導致這個“劉邦和張良友誼”的橋還得蕭何負責再度重修。
他哪里會
蕭何在人心上的把握完全沒有張良高好嘛用那什么話來說就是,蕭何腦子里算三個人的愛恨糾葛是好是壞的時候,張良一件事就能判斷的七七八八。
張良在內務上有自己的那一套搞法,已經深得帝心了。
被暗衛給傳了回去極其漂亮,甚至定義好了關于華夏的版本,就是不要是什么,關鍵的幾個人就能搞定大秦,讓大秦從此玩完,就更好了。
其中名字高居榜首的,就是李斯。
這讓李斯更加嫉妒這個張良的腦子,也讓嬴政和扶蘇更想擁有這么個人才,一定很不錯吧。
和老虎一樣,人也是需要有生存空間的。
老虎在野外的時候,一天能吃二十斤野味兒,而人一天也需要吃到一兩斤的食物。
人口方面,每個朝代都有些不同。夏朝的總人口為兩百多萬,當時和現在可沒法比,曾經連個被子都沒法擁有的夏朝,醫療手段更是靠“請巫”來判斷是不是該死,能活這么多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而商朝更多,到了驚人的八百萬,只比西周少了兩百多萬。
戰國時期也就是東周,人口差不多在兩千萬左右。
當然,咱知名學者梁啟超總結了關于白起的殺人數,震驚地發現,他竟然足足殺了兩百萬。
是什么人間活閻王在忙著自己的績效啊。
而到了秦漢,人口再度上漲,這時候能上漲,也和良好的政策有關。
關于漢初,休養生息的理念,當時科技和農耕的提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