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紙術,印刷術和雕版印刷術被天書再度提起來時候,有一個行業也在悄悄大放光彩。
那就是紙質媒體,一開始做的內容也都差不多,沒什么東西可以講的,于是開始適當性地寫點皇室內容。
都是真的,只不過都是小事,比如說今天哪只腳踏進宮門,昨晚上宿在了宮內宮外這樣的。
一改之前半死不活的樣子,開始在男女老少,在不同地方被眾人喜愛著,還真就喜歡這么一個小小的豆腐塊掌握的位置。
而這個紙媒,是朱元璋自己辦的。
也正是這樣,才在發現百姓對皇室很好奇之后,能毫不猶豫地開始連自己都賣,后來稍微成熟了些,就開始賣皇室們的消息。
講道理啊,但凡朱元璋是二世,他都有些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給他賣出去,但是顯而易見,現在有事和我們商量的時候,賣不了自己的,賣點兒子的也不錯。
就這么一點點穿插著皇室的消息,朱元璋看著每天賺的錢,都足以讓他被安撫住感覺自己有點被拽窺視了的不安。
這種情緒不僅僅是產生在朱元璋身上,幾個兒子也是,特別是這幾個和馬皇后生的兒子,像他。
哥幾個打架從來不串通一氣,跟葫蘆娃送爺爺一樣,一個個接上去,你來我往地,都吃了軟釘子。
那報社各種道歉,賠款,就是不撤掉這個專欄。
幾人大怒,總算是合計著商量了一下,讓大哥和父皇說了這個事情。
雖然每天說得關于“皇室”的內容,也不過是,二皇子的院子里長了株桂花樹,很香。
然后第二天就會有人悄咪咪去看幾眼,或者是上朝的時候會有人也帶著桂花的香氣上朝。
但是就算只有這樣的程度,也已經是踩著這些人的神經跳舞了。
然而,好不容易和父皇開誠布公地談了這個問題,結果大哥帶回來比較慘痛的消息。
那個報社竟然是父皇辦的,他們這么些天一直受到困擾,幕后的人竟然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朱元璋還是對天賭誓以后絕對不趕了,然后不發他們幾個的了,發其他弟弟妹妹的。
而那報社,也在他們都折戟沉沙之后,成了有不可言說背景的報社。
至于有什么背景連大公子都沒辦法了,還能是什么背景,必然和坐在龍椅上的那位有關系啊。
然后朱元璋就賺的更多了,小金庫因為這個豐裕了不止點點。
不義之財是真好賺啊,朱元璋墮落但有錢。
上次朱標都說不通的話題,還是這個,耽誤朱元璋賺錢的事情。
這次朱元璋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幾個就知道了,無論是表面上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什么覺得倭寇很好打啦,不需要這么多人去啦。
還是什么不需要投入過多的關注,以免引起民眾的注意力,導致發生什么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事件。
這種話都是那騙人的空話,歸根結底還是,想賺錢了,國庫空虛寂寞。
所以每次兒子們都很乖,沒辦法不乖也沒轍,他們現在還需要父皇接濟的。
這大明的錢是真的不太好賺的。
主要原因還在于,朱元璋發的大明寶鈔不值錢。
朱元璋不懂經濟學,他的手底下的人也不太用,大明寶鈔不值錢,不過,朱元璋依舊沒有停止印刷,反而多刷了點,發給朝臣,是工資也是獎賞。
在大明朝,會有比其他朝代更多的“卷王”,這種卷王,工作的時候認認真真,下班的時候還會自己去做點副業,實在是,卷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