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姓,百姓聽出來了,是誰想讓他們過好日子。
也知道了,大宋不能沒有能打仗的人。
也就是說,大宋不能沒有岳飛
他們更是明白,美好的生活只能自己爭取,于是一個個開始努力。
十二道金牌原本是一日連發的,但是送金牌的人卻沒有了歷史上的那個命數,前三道被知道是催人班師回朝的金牌之后,就有士兵開始不接來自天使的東西,把天使攔在軍營之外。
但是紙包不住火,連著攔了三個之后,被岳飛知道了,他不讓再攔。
當然,也拒絕班師回朝。
怎么舍得的啊
開封府就在眼前了,勝利的曙光即將照耀每一個大宋人。
臣本欲死戰,陛下何故不戰而降
然后便是百姓們自發在攔截,很少天使會把百姓當人看,盡管這些天使有些可能最初還不如普通的百姓,日子沒法過了,才當的太監。
用人命攔也攔不住十二道,而原本一天的,也就被攔到了三天而已。
三天,十二道金牌,即使是岳飛也,即使是他也不敢耽擱。
哈,到底是對君王的忠誠占了上分,對國家的熱愛忘卻了自我。
岳飛被害的時候,手底下的岳家軍有十萬到二十萬之多。
要知道,朱棣打著“清君側”口號造反的時候,加入了北地舊部,也才八萬左右。
大宋甚至壓根就沒有會帶兵能打仗的人
岳飛為何不反
就像是,手底下掌握了三十萬大軍的扶蘇選擇了自刎一樣。
歷史啊歷史,多么的讓人意難平
好在,天書的出現就是改變這些意難平的。
嬴政不會允許自己的皇子陪葬,畢竟他都不讓活人給自己殉葬,有手辦就夠了,加入活人,到時候看手辦的時候“人”會格格不入的,所以兒子也最好別加入了。
大宋的百姓,下至販夫走卒,上至豪強官員,大家都不愿意岳飛去死。
這個時代,在知道了天書說的“慫”宋,知道了在后人眼中的大宋竟然是這樣的時代,沒人愿意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他們要救下岳飛
或許,或許這樣他們自己也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整個時空真正想要岳飛去死的宋朝人,也就害怕岳飛功高蓋主的趙構,和心懷不軌的秦檜了。
和浩浩蕩蕩的保護岳飛作戰計劃一樣,大宋也在悄咪咪,阿不,在敲鑼打鼓地進行著別的作戰。
趙匡胤自覺是自己給大宋帶了個壞的頭,也是因為他黃袍加身,導致之后的皇帝都害怕會有兵變一事發生。
他和自己的老兄弟們推心置腹說過了關于自己的這個毛病,也是因為現在是皇帝的緣故,所以輕易的被原諒了,大家又恢復了曾經的信任狀態
也沒有這個可能性,但是一起打仗是沒問題的,實打實的功績哪個武將會拒絕。
比如在原本歷史中的楊家將人物,楊業,也順利地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了。
甚至比歷史中更為順利,因為有了更為強勁的輔助,火藥這東西,提升一點點就能有巨大進步,更何況現在還不止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