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萬川和沈傳茵的的確確不是同母的親兄妹,但是不是同父就不得而知了。
這還得從沈姑母的身世說起。
沈姑母沈傳茵是沈老爺子在外宴飲的時候,和侍女春風一度留下的種,沈老爺子的同僚抱著出生不久的嬰孩兒找上門兒時,是這么說的。
在左鄰右舍興奮的圍觀下,沈老爺子捏著鼻子把這個孩子認下了,可事實上他自己心里都拿不定沈傳茵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兒。
懷揣著這樣的不確定,沈老爺子總有種給別人養孩子的“錯覺”,因而對沈傳茵實在談不上多喜歡。
沈老夫人倒是個心軟的,想著幼兒無辜,還什么都不知道呢,犯不著把大人的事遷怒在她的身上。于是把沈姑母抱到膝下和親兒子沈萬川一起教養。
沈姑母自小就生得玉雪可愛,像個小仙童一樣,小小年紀就顯露出驚人的精致來,年年廟會都是被請去扮觀音童子的,后隨著年紀漸長,容色呈倍數遞增,沈萬川漸漸地失了神。
而沈姑母也對這位長兄頗有好感,他們自小睡一張床,蓋一張被,情誼深厚,年長后也沒在意什么男女大防,素日胡鬧的,某天兩人喝了點小酒,情不自禁地吻在了一起,終于明了了彼此的心意。
兄妹就此成了有情人。
沈萬川比沈姑母年長,沈姑母被送到沈家來時,他已經知事了,在他看來,沈姑母就不是沈老爺子的孩子,也不是他的妹妹,他們是清清白白的未婚男女,怎么也算不得是亂倫
他是這么想的,但沈老爺子和沈老夫人可不這么覺得
沈老夫人知曉后險些沒直接去見了佛祖,這要傳出去,他們還要不要臉了
反應過來的沈老爺子也是雷霆大怒,抄起棍棒打鴛鴦,很快就挑好了一戶人家,把沈姑母嫁了出去。
嫁的便是洛北的秦姑爺了。
這是遠嫁,洛北相距梁京千里,是再難有相見的機會的,沈萬川如何肯應允,他大鬧了一場,與沈姑母難舍難分,但終究反抗不了自己父親,只能忍痛送走了妹妹。
又過了一年,沈萬川從洛北寄來的書信中得知秦姑爺和沈姑母夫妻和諧,還有了孩子,頓時心如死灰,心痛大醉一場后便專心科考讀書。
緊接著就是沈家發家,沈萬川中進士,迎娶裕和郡主了。
初初成婚那兩年,沈萬川和裕和郡主是有過一段蜜里調油的日子的。
裕和郡主身份貴重,卻是柔軟和氣的好性子,她又擅詩書琴棋,和沈萬川這種文人很說得上話,日日紅袖添香,常伴在側,沈萬川雖然還是時常念想起活潑明麗的妹妹,但亦覺得現下的日子還不錯。
直到洛北傳來變故,沈姑母送來了求救信。
彼時沈老爺子和沈老夫人已經意外過身,沒人能壓得住他了,一聽到他最心愛的妹妹需要他,沈萬川哪里坐得住,把妻子女兒都丟到了腦后,收到信的當天就啟程了。
沈萬川時隔幾年,終于再次見到了沈傳茵,嫁為人婦的沈姑母比做姑娘時更多了迷人的韻味兒,當重新懷抱著心愛的姑娘時,他的心,理所當然地死灰復燃了。
而沈姑母那段時日,在秦家的財狼親戚手里受盡了委屈,一見到哥哥也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