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再怎么被冷嘲熱諷,左丞相都還能穩住心境,擺出一副不愿與之一般見識的態度,但是當他聽到最后一句時,徹底站不住了。
“皇后娘娘,您說話怎可如此粗鄙臣乃當朝宰相,肱股之臣,怎么會無緣無故一直盯著您不放后宮不得干政,這是太祖就定下來的規矩,延傳至今。”左丞相的語氣猛地揚高,顯得無比激動。
陳雪瑩長嘆一口氣,滿臉無奈地道“是是是,都是本宮的錯。本宮怎么就非要來光明殿,哪怕沒做出任何損害北齊的事情,但也著實讓左丞相放心不下。左丞相茶不思飯不想,更是無心關注如何征服大燕,只一心想著把本宮攆走。”
“左丞相看著都清瘦了許多,連顴骨都凸出來了,沒想到本宮一個既不懂朝事,又不懂調動的弱女子,會讓您如此忌憚,如臨大敵。本宮甚是不安啊。”
左丞相咬了咬牙,他發現皇后是真不會說話,無論怎么說,都有本事讓人覺得不舒服,始終透著一股陰陽怪氣的意味。
不過此刻他還是忍了下來,甚至順著皇后的話道“娘娘言重了,不過這朝堂之上,不止臣一人心有顧忌,若是皇后能體恤,不再出現于朝堂之上,只管后宮之事,各司其職,臣必然會心生感激。”
他發現皇后娘娘擅長耍賴,因此和她說話,千萬不能迂回,否則只怕要一直被她鉗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借力打力,讓她知難而退。
“本宮知道左丞相的難處了,不過其他大人都沒發話,您就不要總是牽扯上他們。您也是堂堂丞相,一人做事一人當,怎么總是要拉著人一起”
“娘娘說得是。”左丞相見她語氣緩和了,也跟著態度變好起來。
反正只要讓她不要再臨朝,他放低些姿態又如何,但凡皇后回歸后宮,以后他們二人也很難有見面的機會了。
哪知陳雪瑩話鋒一轉,語氣擔憂地道“只是左丞相你未免太過膽小了吧你身為北齊宰相之一,又是文臣們信服的人,結果卻害怕本宮這樣一個弱女子。你既瞧不上本宮,又害怕我,這是為何”
“本宮曾聽說,北齊兩位丞相。左丞相乃是文官之首,右丞相則為武將之首。萬萬沒想到,左丞相身為文官之首,竟然如此膽小。哎,以后若是真的要攻打大燕,還得多靠武將了,否則還沒開戰,恐怕就有人要嚇破了膽,急著求和。”
她看向左丞相,臉上盡是不解的神色,說出來的話也十分戳心窩子,直擊要害。
左丞相這回被氣得徹底惱怒了,再也擺不出鎮定自若的架勢了,直接對著陸昭行禮“皇上,老臣懇請讓皇后娘娘回鳳藻宮。這里是諸位大人們商議朝事的地方,不是女子可以隨意評判的。”
他不想再和陳雪瑩對線了,皇后娘娘明明出身大燕,還是嬌養長大的金枝玉葉,可是怎么說話如此氣人。
他堂堂一品大員,處理的都是國家大事,甚至能動搖皇上的處理決定,若是當真與她這么辯駁下去,有失身份的人可是他。
書生與潑婦胡攪蠻纏起來,就算書生辯贏了又如何,還是落了下乘,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忽視,直接脅迫皇上。
左丞相跪下去行大禮之后,其他文臣彼此看了看眼色,也都一起跪下來懇請皇上將皇后娘娘請回鳳藻宮。
想看盛世清歌的頂級作精穿成和親公主嗎請記住的域名
光明殿上,將近一半的大臣們跪下,異口同聲說著這句話,擲地有聲,在殿內久久回響。
乍聽起來好似是懇求,但實際上人多勢眾,已經變成了脅迫。
如此眾多的文臣跪下請愿,若是皇上不答應,由史官記載下來,很可能會變成昏君麻木不仁,執迷不悟,為了皇后置半朝大臣意見于不顧,足以給他扣很多帽子。
陳雪瑩若是真的當眾被皇上請走了,這與下堂妻也沒什么區別了,不止日后她休想再來臨朝,對她在后宮的威嚴也會大打折扣,成為別人口中的笑柄。
殿內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武將們一直作壁上觀,他們與皇后沒有直接沖突,可若是主動支持皇后,似乎也不太對勁。
連大燕都忌諱后宮干政,更何況是對女人更加嚴苛的北齊。
武將們若是公然支持皇后,也是后患無窮,因此他們只是沉默地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