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光蒙蒙亮之際,下了一夜的鵝毛大雪終于停止了,寒風吹得早起的宮人們各個縮著脖子、嘴里呼著白色水蒸氣。
御膳房與各宮的小廚房內燈火通明,臘八粥香醇的味道順著高高的煙囪飄進了凌冽的北風里。
有道是,過了臘八就是年,家家戶戶的人們在這拉開春節序幕的喜慶日子里忙著泡臘八蒜、吃臘八面、喝臘八粥。
紫禁城中的臘八粥用料更是考究,為了熬好這碗粥。
膳房的御廚們從昨晚就開始泡米、半夜時分將泡好的白米、黃米、小米、菱角米、栗子、核桃仁、紅豆等滋補之物放入鍋里,加入澄澈的玉泉水,放在紅泥爐子上小火慢熬,一熬就是足足大半宿。
等到天色大亮時,各宮的主子膳桌上已經加了一碗稠濃味香的臘八粥了,粥表面用去核的深褐色棗泥勾勒出了五谷豐登、吉祥如意的團案、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錯落有致的點綴于其間,瞧著熱鬧又好看。
高興的一夜都沒睡著的榮妃早早起床收拾一番,喝了一小碗熱乎的臘八粥又吃了兩塊茶點,就披著斗篷、捧著暖手爐、領著宮人們到寧壽新宮中給皇太后請安了。
宮中規矩是唯有主位妃嬪才能到太后娘娘跟前行禮問安的,譬如貴人、常在、答應這些小主們,等閑是去不了寧壽新宮的。
同樣思女心切在景陽宮偏殿里幾乎一夜未睡的布貴人兆佳氏左等右等,待聽到宮人稟報十六阿哥已經動身去南三所讀書,王嬪娘娘也用罷早膳了,她才忙跑去正殿。
“臣妾給娘娘請安。”
進入正殿大廳的兆佳氏一瞧見身穿玫紅色旗裝、年輕漂亮的王嬪就趕忙俯身行禮。
坐在圈椅上的王嬪也笑著抬手道
“布姐姐,快快起身吧,我早說過你年齡比我大、入宮時間比我久,私下里無需這般客氣的。”
“多謝娘娘,娘娘心善照顧臣妾,可這宮里的規矩不能不顧啊。”
起身的兆佳氏先是沖著王氏溫婉的笑了笑,又一臉為難、眼眶泛紅地繼續道
“臣妾今日這般早來尋娘娘,也是有個不情之請。”
“臣妾自知位卑不敢妄想能到太后娘娘跟前請安,可今日乃是三位公主進宮省親的日子,臣妾已有八年的光陰未曾見過三公主了,實在太想要瞧一瞧端靜如今的模樣了,還請娘娘今個兒能一塊帶著臣妾到寧壽新宮去給太后娘娘她老人家請安問好。”
同為人母,王嬪聽到這話心里也不禁酸酸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她的視力不錯,即使兆佳氏已經上了妝,但她雙眼之下的青黑色是用多少香粉都遮蓋不住的。
她也忙從圈椅上站起來,拉著兆佳氏的雙手,邊拍著邊溫聲道
“即使姐姐不來找我,我待會去寧壽新宮時也是要派人去找姐姐的,三公主是姐姐的女兒,也是咱們景陽宮的公主,我雖然入宮晚,沒有像早年間的敬嬪姐姐一樣撫養端靜公主,但也是心疼她在大草原上的遭遇的。”
聽到王嬪提起了去世的敬嬪,兆佳氏想起多年前的故人心里更加澀然了。
敬嬪乃是景陽宮的上一任主人,也是端靜的養母,可惜她與安嬪雙雙死于康熙十八年的地龍翻身里,自此后這兩位在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后宮時,位居嬪位第一與嬪位第二的娘娘就在宮中銷聲匿跡了,一晃眼也已經整整二十年了。
“如今端靜回京了,若是敬嬪姐姐在天上瞧見了,想來也是要歡喜的。”
瞧見兆佳氏臉上的惋惜神情,王嬪又笑著說了一句寬慰的話。
布貴人也跟著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