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寧廢掉綱鹽法,采用票鹽法”
瞧見電腦屏幕上一行藍色的陌生字眼,胤禟不禁疑惑的出聲念叨了出來。
他們清朝采用的綱鹽法正是在明朝老朱家的綱鹽法基礎上演變而來的,朝廷每年根據產鹽區的產鹽量以及各個片區的銷鹽量劃分鹽引即食鹽銷售許可證的數量,使用官督商銷模式,設立巡鹽御史與各級鹽官督查鹽業,整個鹽業市場則是由固定的大鹽商們掌控著的。
大鹽商們手握鹽引,掌控民間市場,做著壟斷生意,從中攫取了巨額利潤。
為了維持龐大的銷鹽機構,抵消向朝廷支付的高額鹽稅,大鹽商們對外售賣的官鹽價格自然是不低的。
若是旁的食物,貴了不吃也就罷了,偏偏鹽是生活必需品,大多數貧苦老百姓們買不起官鹽,只好無奈投向了便宜的私鹽。
朝廷在私鹽這里賺不到鹽稅,私鹽質量也是良莠不齊的,時間長了,私鹽數量泛濫成災,官鹽賣不出去,市場崩潰,綱鹽制度自然而然就實行不下去了。
等老愛一家子徹底弄懂這道光朝“票鹽制”的核心就是朝廷出面,用鹽政改革的方式打破大鹽商們的壟斷生意,以票代綱,無論是何人,手中掌握著的資本是多還是寡,只要根據規定到鹽場中向朝廷交納鹽稅、買到鹽票,就能根據票據取鹽,而后將鹽巴帶入民間售賣到各處。
這樣以來,隨著中、小鹽商們紛紛進入市場,相當于,原先鹽業這塊被大鹽商們壟斷的蛋糕,被朝廷切割出來的份數越來越多,民間高額的鹽價也被打下來了,官鹽價格低了,私鹽的市場被擠壓,私鹽數量變少,朝廷每年能獲得的鹽稅也就變多了。
放眼整個環節來看,朝廷、老百姓們皆獲了益,唯有先前壟斷市場的大鹽商們倒霉了,原本富貴之極的大鹽商家族各個家產縮水,從光輝走向沒落,直至最終落得了個“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的凄涼結局。
“不錯,這票鹽法的確有優勢啊,若朝廷用這法子對鹽政進行改革,還能避免大鹽商們每年為了能夠壟斷鹽引數量與鹽官們相互勾結,做貪污行賄的事情啊。”
康熙想起南邊魚龍混雜的官場,眼中滑過一抹冷意,用右手捋了捋下頜上的胡子,贊了一句票鹽制的優點后,就轉頭看向太子爺、誠郡王、四貝勒、八貝勒認真叮囑道
“保成,老三,老四,老八,你們四個仔細把這票鹽法給記下來,回去后結合康熙朝的民間情況寫個折子給朕呈上來瞧一瞧。”
“是,汗阿瑪。”
兄弟四個紛紛頷首。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弘晞又按照乾隆的心意繼續往下搜君王的史料看,道光皇帝之后是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
同長在馬背上、身強體壯的列祖列宗們相比,咸豐的身體就差多了,自幼體弱多病不說,二十歲騎馬時還意外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骨頭沒長好,不慎落下了個跛腳的毛病,日常里生活習慣也不健康、貪
美色、貪酒水,只生下了一女兩兒,可憐小兒子憫郡王還在出生當日就夭折了。
乾隆看的眉頭直皺,眼皮子狂跳
“奕詝打小身體就不好,肯定是因為綿寧那摳摳搜搜的性子,后妃們等閑連肉食都吃不到,必然是瘦弱極了,母親的身體不好,怎么可能會生出來身體健壯的巴圖魯呢唉,綿寧啊綿寧等朕回去,回去就”
聽著弘歷不滿的冷哼聲,康熙的眉頭也越皺越緊,咸豐這相當于只有長女和長子啊。
他們老愛家可是有皇位要繼承的,皇帝只有一個兒子也太不安全了吧
想起明朝老朱家那自從親弟弟夭折后就變成獨子的朱厚照,康熙心里頭就直打鼓,等瞧見待到咸豐十一年,三十歲的奕詝作為整個封建王朝中最后一個手握實權的皇帝留下輔助兒子的顧命八大臣,就英年駕崩了。
他與葉赫那拉氏所生的庶長子,也是活下來的獨子載淳,同順治皇帝一樣以六歲的稚齡坐上龍椅,登基為帝,棄用原顧命八大臣擬定的“祺祥”年號,改元“同治”,取慈安、慈禧兩宮太后臨朝同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