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故宮的占地面積并不算很大,大約只有紫禁城的十二分之一。
一大群人沒走多久就來到了太廟,眾人先拜了祖宗們,而后才在康熙的帶領下一路往東行。
等一大家子隨著人流來到東路部分時,康熙伸出右手指著最北邊醒目的莊嚴肅穆大政殿與東西兩側的十王亭,像是一個稱職的導游般,滿臉感慨地對著身后的眾小輩們講道
“這片區域內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太祖爺當政時期建造的,每逢商議政事時咱們愛新覺羅一族的當政者們都會齊聚在這里。”
“西邊這五座亭子由北到南分別是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與鑲藍旗亭,與此一一對應的分別是東邊的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與正藍旗亭,咱們在這里繞一圈就去西邊瞧瞧。”
眾人聽話的跟在康熙身后在東路走了一圈又原路返回來到中路。
瞧著中路入口處的崇政殿,康熙又笑著說了一句“這崇政殿是太宗時期建造的。”
“咱們穿過崇政殿來到這鳳凰樓就是到了盛京皇宮里最高的地方了,走,朕帶你們上去瞧一瞧。”
弘晞被自己阿瑪、額娘牽著左右手像是旁邊其余的游客一樣,踩著臺階在鳳凰樓上瞧了一遍又跟著自己汗瑪法穿過鳳凰樓來到了太宗文皇帝時期的后宮位置。
他被自己祖父領著在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等到來到西邊最角落的永福宮時,才突然感受到自己汗瑪法的話語中帶上了濃濃的思念。
“這座宮殿就是孝莊文皇后年輕時期的住所,也是你們汗瑪法翁庫瑪法出生的地方。”
作為孝莊太后與順治皇帝住過的宮殿,永福宮的位置雖然偏、面積比不上清寧宮大、裝潢的也沒有關雎宮華麗,但因為它的主人,永福宮中聚集的游客要遠遠比其余四宮多。
弘晞努力踮起腳尖也看不到內部的景象,胤礽瞧見好大兒吃力的模樣,直接將三歲半的胖兒子抱起來駕在了脖子上。
坐在父親肩頭上,弘晞的視野也一下子變得開闊了起來。
永福宮中的內部瞧著挺樸素的,入門就圍著墻壁修了一圈暖炕,墻上掛著孝莊文皇后年輕時的畫像,畫像下還有一張紫檀木的搖籃小床,小床用繩索圈了起來,旁邊還立了個木牌子上面寫著“順治皇帝幼年時睡覺的寢床”。
作為八歲登基的幼主,康熙能坐穩皇位并且成長為一代雄才大略的英主與自己皇瑪嬤的擁護與栽培是萬萬分不開的。
當初先帝順治爺在二十四歲時就丟下萬里江山,
自己的母親、幾個稚嫩的幼子與滿宮妃嬪英年駕崩了,那時大清才剛剛入關十幾年,民間的矛盾沖突嚴重,愛新覺羅一族的江山正處于風雨飄搖的不安定時期,祖孫二人忍辱負重的與四大輔臣周旋,扛起了治理江山的重擔,那段艱難的日子牢牢刻在了康熙心頭上。
瞧著墻壁上自己皇瑪嬤年輕明媚時期的畫像又思及她老人家在康熙二十六年仙逝時,滿頭銀發的蒼老模樣,康熙不禁觸景生情,從心底涌起的酸澀之意直沖鼻子。
他不著痕跡的用手指抹了抹泛紅的眼角,轉身對著一眾小輩們輕咳兩聲道
“走吧,這里人太多了。”
即使是大大咧咧直腸子的直郡王也看到了老父親陡然間變得失落的模樣,一群人又默不作聲跟著康熙離開永福宮、重新穿過鳳凰樓、走到崇政殿前方。
瞧著自己汗瑪法這看完東路、中路的建筑物后就儼然一副要離開盛京故宮的模樣,乾隆忙上前阻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