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晞從小到大都很聰慧懂事,即便是嬰兒時期都鮮少有魔音貫耳的嚎啕大哭聲。
知子莫如父。
胤礽能瞧出來好大兒眼下的心緒極其不平靜,為他高興是真的,但大兒子漂亮的大眼睛里也有怎么掩飾都掩飾不住的傷感與空洞、茫然,他猜不到弘晞此刻的悲傷源自何處,卻貼心的沒有追問,只是彎腰將1米3的大兒子從椅子上抱起來,像是抱兩歲多的小金團般,用兩條長臂托著弘晞的屁股,父子倆的額頭貼了貼,看著弘晞含著眼淚的通紅鳳眸笑道
“阿瑪今生能改變既定的悲慘命運,全仰仗金團一人,金團得列祖列宗們庇護是阿瑪與東宮的福星”
“阿瑪。”
弘晞瞧著自家太子爹滿臉認真又誠摯的模樣,鼻子就變得更加酸澀了,忍不住將腦袋埋在父親的脖頸處放聲大哭,把對他統子哥的不舍全都化成淚水哭了出來。
儲君夫妻倆對視了一眼,瓜爾佳氏抬腳走到父子倆身旁,伸出右手輕輕拍著好大兒的后背給痛哭中的弘晞順氣。
她的視線下垂,看到站在腿邊的小兒子和小女兒滿臉懵懂的仰著腦袋望著他們夫妻倆與大兒子,心中也是酸酸脹脹的,眸中也控制不住地升起了一層水霧,只有他們夫妻倆和大兒子能明白這輩子太子能順利登基,究竟是有多難,弘晞的出生使得東宮上下與赫舍里一族全都逆天改命了
等上午大孫子無故在課堂上早退,繼而又在東宮里嚎啕大哭的消息傳進康熙耳朵里時,萬歲爺也不禁愣住了。
康熙看著自己的心腹太監疑惑地開口詢問道
“梁九功,朕怎么不明白金團今日為何要哭呢他能看見自己阿瑪順利登基了,不應該是高興的嗎”
梁九功蹙眉想了片刻,看著萬歲爺迷茫的神情,小心翼翼地低聲回道
“萬歲爺,奴才愚鈍,心里琢磨著先前太祖爺帶著您與太孫殿下和諸位阿哥們去異世界時,太孫殿下當時年齡小,即便在那異世界里看到太子爺未來的結局沒有預想中的那般順遂,可能他心中也不太能明白那樣的結局究竟意味著什么。現在太孫殿下的年齡大了,跟著師傅讀書多了,原本一些懵懂的事情可能就懂了。”
梁九功說的含蓄,康熙的心卻突然像是被針尖扎了一下似的,順著心腹太監的思路往下想了想,推測弘晞的心理應該就是梁九功說的這般。
興許兩年前,大孫子可能不懂自己“阿瑪”被“兩立兩廢”代表著什么,現在他掌握的學問多了,自然而然就明白在歷朝歷代的史書上都有寫,身為一國儲君的太子,其下場注定只有兩條路能走,要不順利接先帝的班做皇帝,要不就被后來居上者殺死,甚至東宮身后的血脈都不一定能在政權傾軋之下保住性命。
試想一下,保不準儲君夫妻倆知曉這般凄涼的結局后,午夜夢回間都會做噩夢呢,這般沉甸甸的“東宮未來傾頹結局”壓在五歲大的孩子心頭上,可想而知這份壓力會有多重了。
自覺摸到問題癥結的康熙看著玻璃窗外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用右手捋著下頜上的胡子,輕聲嘆息道
“梁九功,朕以往只覺得金團這孩子性子好,該穩重時穩重,該活潑時活潑,倒是從未料想到這孩子原來也是個心思細膩的,你看看朕平時都沒有瞧出來他在為東宮的結局感到害怕啊。”
站在一旁的梁九功也跟著點了點頭,同樣望著窗外的飛雪。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他已經伺候萬歲爺幾十年了,等到下個月萬歲爺禪位了,他這乾清宮總管太監的職位就得挪到自己徒弟何柱兒頭上了。
這天下終究是要交給年輕人了,如今他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就是等萬歲爺變成太上皇后,日常需要處理的事情變少了,他這個貼身太監的事情也會跟著變少了,終于等到能安心養老的時候嘍。
經過一夜的調整,翌日清晨,弘晞在毓慶宮前殿用完早膳,收拾好自己的情緒就照舊到乾清宮偏殿里跟著師傅們上課了,小安子卻敏銳的覺察到一夜之間太孫殿下像是長大了好幾歲般,變得有些沉默了。
或許這就是“小太孫”要向“小太子”轉變的必經之路吧成長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可能太孫殿下正在提前適應著成為下一任大清儲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