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可能是宮里的皇四子或者皇貴妃董鄂氏出什么急癥了吧你翁庫瑪法擔心你汗瑪法沒有徹底痊愈再把天花帶到紫禁城里就麻煩了。
弘晞聽到自己統子哥的猜測是徹底沒脾氣了。
站在門檻外的索額圖看著懷里小家伙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再次變成往昔沉穩的模樣,心中的嘆氣聲不斷。
系統猜對了一半。
昨日承乾宮中的皇四子突然開始拉稀了,把伺候他的奶嬤嬤給嚇壞了。
皇貴妃和萬歲爺更是驚慌失措的不得了將宮中所有太醫都給喊進了承乾宮里。
原本三阿哥能熬過天花還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可在掌院太醫給四阿哥看診時,伺候四阿哥的奶嬤嬤抹著眼淚,小聲嘟囔了一句
“莫不是三阿哥和四阿哥命中相克四阿哥剛出生沒幾天,三阿哥可就在南三所中患上天花了,三阿哥眼下剛在避痘所中病愈沒幾日,四阿哥又在承乾宮里拉稀了。”
不管奶嬤嬤這話是有意還是無意,剛巧讓皇帝和皇貴妃聽到耳朵里了。
人都是自私的,涉及到自己的親生骨肉,沒有一個心里會是公正的。
董鄂氏淚水漣漣的紅著眼睛望向年輕的皇帝。
順治也有些沉默。
作為滿蒙混血的滿人皇帝,在許多滿人和蒙古人眼中看來這位六歲登基的年輕帝王其實是很奇葩的。
身為馬上民族,順治福臨偏偏喜愛漢學,他欣賞前明末代皇帝崇禎,為崇禎建造思陵,大膽的啟用、重用漢臣,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清初激烈的滿漢矛盾。
甚至偏寵董鄂妃也是因為這個滿洲貴女從小長于文風鼎盛的江南,紫禁城中的滿洲宮妃和蒙古宮妃基本上連漢語都不會說,董鄂妃卻能與年輕的皇帝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故而能得到專寵。
若是皇帝單純喜歡漢學也就罷了,多數滿洲文人們也在入關后不知不覺的被博大精深的漢文化給牢牢吸引了,神奇的則是,順治皇帝不僅愛漢學,他還喜歡西學,十分信賴德國傳教士湯若望,還親切的稱呼他為“湯瑪法”。
這就令滿人、漢人、蒙古人全都不解的搖頭,更加認定順治皇帝是個很奇怪的君王。
有漢學、西學背景,順治其實不怎么迷信,他也不太相信什么三兒子和四兒子命運相克的話,但人心都是偏的,前不久頒發的“朕之第一子”的大赦詔書還是熱乎的呢。
他在心中糾結了一番,對著貼身太監吩咐道
“吳良輔,你去傳令推遲三阿哥回宮的時間,再
吩咐索額圖這段時間不用來宮里做侍衛了,在避痘所中陪著玄燁吧。”
面白無須的吳良輔道了聲“遵旨”就腳步輕輕的俯身告退了,他離開內室好遠都還能聽到屋子內傳來董鄂妃的低泣聲,以及年輕帝王安慰愛妃的溫柔之音。
不知這些內情的小玄燁用完膳食后就坐在高高的門檻上,用兩只小手托著腮幫子望著院子內白皚皚的積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弘晞也跟著坐到了門檻上,學著小家伙的樣子雙手托腮的嘆了口氣。
聽到身旁“鬼孫子”的嘆氣聲,小玄燁瞥了一眼宮人們都拿著大掃帚和鐵鍬在除雪,離他的距離不算近。
他不禁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鬼孫子”,用兩只小手捂著自己的嘴巴,低聲道
“小鬼,你嘆息什么啊”
弘晞又是一嘆,語氣幽怨地說道
“我嘆息我明明是我阿瑪最愛的崽兒是我汗瑪法最愛的大孫子,偏偏我到這個世界了,我汗瑪法不認識我,還不愿意相信三歲半的他有個鬼孫子,你說這扯不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