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玉米講究技巧,而且這活周嘉妮再熟不過了,但還是接受了田雨梅的耐心講解,收下這份善意,并在她期待的目光中干脆利落地演示了一遍。
田雨梅露出欣喜地微笑,鼓勵道“嘉妮同志表現不錯,你學得比我當年快多了。”
周嘉妮笑“雨梅姐教得好。”
各小隊社員陸陸續續往各隊負責的地頭上集合。
盛洪山穿著一身洗到發白、打滿補丁的藍衣服,挺著胸脯,抽著煙袋鍋子走在前頭,朝旁邊一指,跟他身側的人道“小邱,咱爺倆掰這幾壟,你跟著我,一開始慢點沒關系,別累著”
周嘉妮尋聲轉頭,看到了跟在盛洪山身旁的邱則銘。
蒼松翠柏一樣的人,肩上背著一個大荊條筐,手里還拎了一個,大長腿不緊不慢地邁著,就和著盛洪山的節奏。
邱則銘表現得禮貌而溫和,清雋的臉上掛著淡笑,道“好的洪山叔,勞您多費心了。”
盛洪山在地頭上站定,嘴上呵呵笑道“你們城里娃子說話就是好聽,不像我們這些大老粗。”
想想又補充一句“也得分人。”
邱則銘跟周嘉妮點了下頭,收回目光。
周嘉妮也收回視線,沒想到跟邱則銘分到了一隊,干活還挨著。
上一世她對邱則銘印象不深,這人沒待多久就考去鎮小學當了一名民辦教師。雖然農忙時也會回來干活,但兩人沒什么交集,很少碰上。
后來聽說他招兵招走了。
這跟當老師不一樣,當老師時戶口還屬于農村,招兵可是帶著戶口走的。
當時還有知青憤憤不平,因為按規定,來農場插隊必須待滿兩年才具備招兵、招生和城里招工的資格。
除了這個基本條件,還得經過層層推薦,從生產隊到公社,再到縣知青辦以及對應單位的審核批準才行。
邱則銘招兵離開時好像沒滿兩年,而且悄無聲息,也不知道走了誰的路子。
想到年后那次小學老師招聘考試,周嘉妮心頭動了下。
當老師不用起早貪黑,空閑時間多,而且輕松。
不過這資格也不是想報名就能報上的,當年大隊開會讓社員們推薦,群眾關系好才能被選上。
報名只是第一道關,還要接受統一考試,成績拔尖,再經過公社領導面試,才能拿到那幾個為數不多的資格。
上回她連名都沒報上,劉愛玲群眾關系好,報上了,但沒考過。
人差不多陸陸續續都到了,除了背筐的就是拿鐮刀的,小隊長盛洪凱過來查看了一下人員情況,然后一聲下令,所有人開始行動。
早上的玉米葉子被露水打得軟塌塌的,蹭在臉上、身上帶著濕潤的涼意和粗糙感。
周嘉妮保證落后田雨梅一米左右的距離,維持著這種節奏,努力跟上進度。
他們身后有個嬸子負責割這幾壟地的玉米秸,見狀笑道“這新來的小姑娘上手挺快啊。”
田雨梅也轉頭看了下,笑道“像干活的樣。”又叮囑道,“不過你也別逞強,當心下午胳膊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