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妮還是住趙梅家里。
白天在各家串門,跟老鄉們聊分產到戶的實際感受,針對過去五年的收成與今年的小麥產量做了個數據對比。
不往遠了對比,就單單今年的小麥產量,就是前進大隊過去五年的小麥產量總和,要不然張寶生那天給她打電話的時候激動的聲音都在發顫。
或者去老鄉們的地里看各家玉米苗的長勢情況。
中間抽空騎車把西河公社下頭各大隊都轉了一遍,看了看其他大隊玉米苗的長勢,也找了幾個面熟的老鄉問了問今年隊里的收成。
這都是她要調查的數據。
大伙兒對她又不陌生,見著她還很熱情呢。
不少人聽說她跟前進大隊定干豇豆的事,還拉著她的手問從不從他們村收,周嘉妮讓他們一律去東旺大隊找趙海。
前進大隊那邊是劉通負責,趙梅協助,外頭幾個大隊就讓趙海負責,趙海之前一直幫她收貨,已經有經驗了。
也有人聽到風聲說前進大隊那個分產到戶最初就是周嘉妮建議村里做的,也簡單問了幾句。
周嘉妮支持分產到戶,但沒跟當地干部溝通的前提下不會私自跟群眾講太多,不然讓本村干部以為她跑來煽動來了。
就含糊著應付了幾句。
倒是翟項強知道她回來了,打電話喊她去公社說話。
翟項強桌子上擺了一摞周嘉妮寄回來的系刊。
正是因為感受了華大學子們大膽的暢所欲言,翟書記才沒對前進大隊私下的行為進行干涉,他也想看看這份變化能帶來什么驚喜。
而翟書記的桌子上,還擺著一份報紙,是今年五月份的報紙,上頭用紅筆畫出一句話,是鄧公在關于農村政策問題的談話中的內容“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
前進大隊不是第一家這么搞的,也不是第二家,而是多數悄悄進行實踐的生產大隊之一。
而且看鄧公的這段談話內容,似乎是支持的。
雖然上頭也有反對的聲音,但翟項強覺得,一個新政策正在崛起,它絕對是最終的勝利者。
所以聽說周嘉妮回了前進大隊,就想聽聽她的看法。
周嘉妮并沒有掩飾自己的想法,她結合前世經驗和這一世不間斷透出來的信號,針對農場經濟改革一事講了自己的看法。
她就這幾天做的報告調查跟翟書記談了談,除了前進大隊今年的小麥產量,就地里正種著的玉米苗,整體也比其他大隊的玉米苗長勢喜人。
伺候自家的地跟伺候大隊里的地用心程度能一樣嗎
這不就是現成的對比嗎
一直待到太陽落山才從公社回來。
翟書記雖然沒明確表示下一步的計劃,但周嘉妮覺得他是認可和看好包產到戶這種形式的。
回到村里,有個小男孩看見她,忙吆喝道“嘉妮姐姐,大隊長讓你回來去村委。”
估計猜到公社要找她談啥,這是想問問,好判斷判斷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