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下去之前,幾人每天都泡在圖書館里查資料、找相關的文章、報道,廢寢忘食的啃了半個月的資料,之后收拾行李,先舍友一步,坐車去了濱縣。
周嘉妮比小組成員多出來的工作就是得跟白昊陽商量協調安排好店里的周轉運營,平時有奶奶在這兒幫襯著,兩個店員也都駕輕就熟了,邱家老爺子已經不止一次讓警衛員開著車過來,倒是也不會有人來搗亂。
她回濱縣還能順便盯一盯干豇豆的制作和收貨、發貨的問題。
近期店里應該會到一批竹編制品,她已經跟奶奶他們交待清楚了;張力海也會回來一次,會帶回來哪些貨白昊陽也大致有數,需要補的貨得看張力海下趟的路線
總之,一切都有條不紊,她可以放心去做實踐調研工作。
抵達濱縣正趕上秋收,等離開時應該能拿到前進大隊秋季的產量數據。
周嘉妮也先帶幾個同學去前進大隊看包產到戶后大家勞動的積極性,再帶著大家去其他幾個大隊考察。
走到安永大隊的時候,侯全勝熱情地招呼這幾位大學生去辦公室喝茶,聽說他們來研究農場改革課題,侯全勝抓住機會請教了不少問題。
之后私下里跟周嘉妮透漏了消息“等秋收忙完,我們隊里也決定緊隨前進大隊的步伐,給社員們把地分了。”
又道“周同志,你們在首都,獲知到的信息肯定比我們這些老古董要早很多,你給叔說句實話,你是不是早就聽到什么風聲了咱關系也不錯,也不說給叔透句話”
聽說她早就動員前進大隊分地,張老頭兒膽小,一直沒敢實施,后來也不知怎的才豁出去了,結果人家今年的麥子的產量讓不少人饞紅了眼。
他豈止是饞紅了眼,饞的晚上睡不著覺。
周嘉妮開玩笑道“叔,我就是真聽到什么風聲,也不敢到您面前來指手畫腳啊。”
也得有個信任不信任的問題呢。
周嘉妮道“其實談不上什么風聲,就是看國家的發展形勢來進行判斷,比如開始推行的改革開放,您應該也知道吧我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這可是公開的事,可大伙兒有幾個敢當出頭鳥的不還是在觀望”
所以不是她透漏誰都敢接受的,就張寶生還考慮了一年多呢。
侯全勝也明白這個道理,周嘉妮早來跟他提,他恐怕也會跟張老頭兒一樣瞻前顧后,他現在純粹就是饞紅了眼。
但侯全勝很歡迎這幾個大學生們留在他們大隊調查,還能給他們講講外頭的事,講講大學里學的東西。
但范成軍他們幾個婉拒了候大隊長的盛情邀請,調研光在一個大隊里待著不走可寫不出高質量的報告和論文,還是要范圍廣一點,接觸的東西復雜一點,更有研究性一些。
不知道該說周嘉妮他們一行人運氣好還是怎么著。
九月月底,中央發表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內容中提到了可以包產到戶,也可以包干到戶的問題,引發了社會的熱烈討論。
這文章一出,安定了像前進大隊這樣先吃螃蟹的人的心,鼓舞了正在發展中的安永大隊的這些人的精神。
在各個大隊掀起了一股包產到戶話題的討論熱潮。
不少沒這個計劃的大隊,社員們找到隊里,希望自家大隊也能效仿前進大隊、安永大隊,也把地給大伙兒分了。
可并不是所有村干部都有這個魄力,有人覺得還要繼續觀望,誰知道政策明天會不會變
也有村干部騎車跑到前進大隊取經,張寶生肯定不會死命的動員,萬一真出了啥變故,到時候落埋怨。
甚至有人找到了公社,正面詢問包產到戶是否合理
翟書記也剛從縣里開會回來,見狀索性召集各大隊隊長開會,宗旨就一個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