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一月,周嘉妮也準備迎來最后的流程,論文答辯。
她也問了問江嫂,知道她小女兒還在家里閑著,就讓她來店里上班了。
江嫂自是萬分感激,隨著大批知青回城,城里工作越發不好安排,自己小閨女又不是學習的料,要是學習好,那也能是條出路,可她自己學不進去,那另外的出路就是找工作。
要不就是嫁人。
但江嫂子不舍得因為閨女在家里閑著就隨便找人家把小閨女嫁了,如今東家讓她小閨女去店里上班,真是解了江嫂子一樁心事。
她沒別的能報答的,就是每天把家里衛生打掃好,做好一日餐,盡好自己的職責。
論文答辯結束,班里有同學申請了自費出國,提前跟同學們告別。
周嘉妮也跟學校說明了,想繼續留校讀研,他們經濟系準備讀研的不止周嘉妮自己,兩個班加起來有十幾個。
臨畢業前,班里同學聚了聚,有人感嘆了一句恍如隔世,說“感覺剛走進校園是昨天的事情,沒想到今天就畢業了。”
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說起剛進大學時的趣事,真讓人覺得仿佛是昨天發生的事一樣。
畢業了,除了出國和繼續考研的,同學們的工作分配也下來了。
呂敏娟被留在了首都,進了政府單位。
趙明珠去了滬市的一家報社工作。
田園回了老家所在的省城,進了某研究部門。
劉桂香去了隔壁省政府單位;翟紅留在了首都本地。
他們寢室的人自己聚了個會,幾個姑娘吃著火鍋,還喝了半瓶一鍋頭,微醺上頭時,田園第一個哭了,依依不舍。
周嘉妮也眼睛酸澀,笑道“還見面呢,又不是不見面了。”
但大學分別后離得遠的同學,這輩子能見面的機會又有多少
大伙兒紛紛說好了互相寫信。
劉桂香說周嘉妮“老五,你爭取讀個博士出來,我們以你為榮。”
翟紅大聲道“我是念不動了,我現在就想干點事。老五加油”
她知道周嘉妮讀書期間門一直在忙自己的小事業,這幾年受到了不少感觸。
做生意她是沒那個腦子,就在國家給自己分配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吧。
其他人紛紛沖周嘉妮喊加油,都希望她能讀個博士出來,以后也是他們寢室的驕傲。
周嘉妮珍重道“我以你們所有人為榮。”
他們這一代正處在國家要崛起的關鍵階段,心底肩負著振興國家的使命,大家以后都會有非常出色的成就,肯定會是周嘉妮引以為榮的同學們。
大家碰杯。
畢業后就是分別,周嘉妮一一把分配到其他地方的同學、舍友送上火車,揮手再見。
在宿舍收拾行李時,周嘉妮看到了最新一期的系刊,拿起來翻了翻,也有些感慨。
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油印,她還記得自己每天兩手黑,到后來改成鉛印,也是看著系刊一步步發展到現在,凝聚了他們這一屆經濟系學生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