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死了,不就一個明星整得機場交通癱瘓,多大的臉啊我還趕著回家,這怎么辦”身旁有人打電話抱怨,陸續幾道附和聲。
卓琳看完消息,對余笙說“姜聞樂跟我們一個航班。”她一頓,余笙只看財經新聞,應該是不知道姜聞樂,她又解釋,“一個挺有名的女明星,本來就有接機粉絲,這不遇上氣流,粉絲心疼壞了全來機場了,還有不少媒體蹲守。”
為了安撫粉絲,姜聞樂走了普通通道,這下別說地下車庫,連接機口的幾條車道都堵成狗。一時半會兒,她們是出不去了。
余笙聽到姜聞樂的名字點點頭,退出陸衍的對話框。她剛發的消息他沒有回,可能是睡了,她沒在意。
卓琳正說著,一陣高呼聲,伴隨著幾聲“姜聞樂”,兩人不約而同看去。
遠遠就瞧見一道被眾星捧月的高挑身影。
余笙其實知道姜聞樂,姜聞樂背靠京圈,出了名的好家世、好相貌、好演技,一出道就由資本保駕護航,順風順水走花路,幾乎零差評。
她知道這個名字是因為陸衍,陸衍的青梅竹馬,真正的豪門公主。只不過之前她沒見過,也不認識。
“我們是去車上等一等還是”卓琳擰著眉,顯然也被這波尖叫聲整得心煩氣躁。她還以為落地就能回家壓壓驚,沒想到是驚上加驚。
余笙收回目光,淡淡道“去休息室。”
兩人改了道,一路閃光燈忽閃忽閃。轉過彎,又是幾道閃光。余笙眨眨眼,一道挺拔的背影一閃而過。
黑衣黑褲,挺眼熟。
就那一下,也可能是她看錯了。
余笙從前出行都是頭等艙,卓琳刷卡登記了信息,兩人落座休息室。
sy電子票信息。
余笙要了杯咖啡,先處理工作郵件,等再空下來,看到微信又多了幾條消息。柏林的收尾工作不需要她時刻盯著,她交給同行的幾個主管,只回了收到。然后,是兩條私人信息。
發送人是shan,說是幫她訂到了張蒙特梭利的講座票,主講人是美國知名蒙特梭利教育學家,一票難求,這事他費了心了。
余笙查看票面金額,轉賬道謝。
shan爽快收了轉賬,幾乎秒回客氣了。
余笙保存電子票根,退出微信,沒想到手機又是一震,還是shan,他問沒睡
余笙意外,認識shan是在三年多前的一場蒙特梭利亞洲峰會,大概是現場聊過幾句加了微信,但那天她加了挺多微信,沒太在意。兩人真正聊起來是在兩年多前,也是她跟陸衍認識時。
那會兒shan發了一條講座入場券的轉讓朋友圈,恰好是她想去的,她在加了微信后第一次私敲他,得知他叫shan,也是北京人,不過他不在國內,她自付了郵費,得到了那張講座票。
后來,shan在活動后問她講座情況,兩人聊了幾句,觀點意外契合。
但也僅限于此。
余笙打字回他剛落地,等回家。
兩人鮮少聊起各自生活,加微信三年,嚴格來說他們從未見過,僅有的聊天也圍繞著蒙特梭利和工作,算是志趣相投的同行網友。大部分時候就是這樣他幫忙訂票,她如約轉賬,事后淺聊蒙特梭利和講座。
為數不多的接觸里,他把著尺度,從不越界,是恰如其分的溫柔與紳士。
對于他的禮貌關心,她禮尚往來你也沒睡
sy嗯,沒有。
余笙看著他的頭像,他的微信名就是兩個字母sy,也許是他中文名字的縮寫,她不曾問過笑臉
到此為止,再追問就是逾矩了。按他的老干部作息,他也許是在國外,跟國內有時差。
這次他卻意外地解釋了剛聽了首大提琴曲,睡不著。
大提琴啊,余笙捏緊手機,一瞬的惆悵。
須臾,她笑笑最近對大提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