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安隨行在側,見他容色懇切,倒是與他聊了一路。
原是樓蘭這些年來的處境也并不好。
突厥連年都要從他們那里征討牛羊金銀,還常有突厥人縱馬前來劫掠搶奪。
他們國小力薄,無力抗衡,茍延殘喘至今,也全憑著他們身踞沙漠天險,突厥人也嫌棄那里不能放牧牛羊,故而沒有出兵攻打。
如今,隴西十八城回歸大宣,他們也終能得以喘息,今年也終于沒有突厥騎兵的侵擾,百姓終得稍有生息。
說到這兒,樓蘭使臣又贊不絕口起來。
“我們十余年未能納貢,大宣竟還愿與我們通商,這是大宣皇帝仁厚吶”他說。“也全仰賴方將軍的定侯策,我們今年得到了大宣的麥種,比青稞的產量高得多呢”
“定侯策”旁側的李承安不由得問道,前方率眾開路的方臨淵也微微偏過頭來。
這是什么竟連他都沒聽過。
“是隴西如今的主將,卓方游將軍呀”樓蘭使臣說道。
“春天的時候,卓將軍從京城回隴西,整理出了十七條靖邊策略,說是出自方將軍之手,是為隴西百姓和我們這些邊境小國謀生計的。”樓蘭使臣滔滔不絕,說到這兒,他笑瞇瞇地看向方臨淵。
“如今隴西糧食也豐厚,我們在通商市鎮又能買得到便宜的糧食,又能買得到糧食和菜蔬的種子,現下我們就都叫那十七條為定侯策,這定侯,正是方將軍啊”
旁邊的李承安都不由得發出了驚嘆。
“方將軍當真是無所不能的神仙人物”他說道。
旁側的樓蘭使臣連聲附和。
卻見前頭的方臨淵微微偏過頭來,擰眉看向李承安“別亂說話。”
李承安連忙住了口。
眼見著方臨淵不大高興,他當即不敢再多言語,一路安安靜靜地將使臣們送到了皇城前。
到了宮門口,等在那兒的侍從說陛下正在梅園辦賞雪宴,各國使臣都在,請樓蘭使臣前去一同宴飲。
方臨淵便在這兒下馬送別了使臣。
“大人勿怪。”方臨淵拜別時說道。“底下的人口無遮攔,是我教導無方。”
樓蘭使臣連道“哪里哪里,將軍太過謙虛。”
“不過,倒確有一件事,我想請大人幫忙。”方臨淵又道。
樓蘭使臣當即正色“將軍請說,我定竭力替將軍解憂”
方臨淵笑著搖了搖頭。
“關于定侯策,還有大人對我的滿腹贊譽,還請大人分毫不要在陛下面前提起。”方臨淵說道。
“請您一句都不要說。”
樓蘭使臣微微一愣“將軍,這是為何”
方臨淵停頓片刻,笑道“這點小事,不過是為陛下稍許分憂,算不得什么。功績與榮譽,該全是陛下的,若大人替我在陛下面前海口夸功,那我就不知該如何自處了。”
樓蘭使臣不大能理解漢人話里的彎繞,卻也聽得明白方臨淵是不讓他在皇帝面前夸他半句的意思。
他仍不大明白他為何這樣謙虛,卻還是點頭道“既然將軍是這樣想,那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方臨淵總算松了口氣,感謝地朝他點了點頭。
他便停在了這兒,目送樓蘭使臣在此下馬,跟著接引的內侍步行進了宮門。
眼看著樓蘭使團的背影消失在宮門前,方臨淵掉轉馬頭,轉頭對十六衛的衛兵們說道“率隊回營,整裝之后就可解散了。”
衛兵們高聲應是,當即有領隊出列,率領隊伍整齊地掉頭,朝著衛戍司的方向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