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這三處地方,都非常重要,不可或缺。
三害相較,取之輕重。
曹操回到座位,說道:“我決定...南下荊州!令夏侯楙、夏侯慧,領兵三萬,進駐官渡。典滿領軍一萬,駐守虎牢關。滿寵領軍一萬,回防許昌。剩下的兩萬軍,隨我去往荊州。我要親自指揮,奪取荊襄。”
“遵命。”
兩人皆應下。
郭嘉說道:“丞相的安排極為妥當。臣建議將曹純、張遼的鐵騎撤回來,他們去徐州,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讓他們到襄陽待命。待丞相到后,共伐劉表。”
“嗯。”
曹操點頭道:“快傳令張遼、曹純,率軍回返。”
“是。”
此時,程昱眉目微皺:“周瑜的大軍還在合肥一帶,尚未退回江東。若是張遼、曹純的鐵騎回返荊州,他會不會繼續攻打淮南?丞相何不令李通將軍,在張遼、曹純撤退之前,先反攻下合肥。那是一座堅城,必能久守。”
“仲德所言極是。”曹操同意了他的方略:“我們從這里到襄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在此之前,張遼和曹純,可助李通反攻下合肥,之后再趕去襄陽。”
“嗯,就這么辦!”
“臣即刻傳令。”
程昱一刻也不想耽擱,起身離去。
曹操和郭嘉繼續談論大計。
“我自陳留起兵,到如今已有十余年,南征北戰,滅呂布、袁術,掌控中原數州,帶甲數十萬,戰將上千員,可算是實力雄厚了吧。可與袁熙交戰,我真是沒有太大的把握。奉孝可有計策教我?”曹操問。
“臣斷不敢言將,只能據實而論。”郭嘉說道:“現如今,朝廷就在許昌,丞相乃是天下的重臣,高舉義旗,為大漢而戰。除丞相之外,不順從者,皆為反賊。”
“丞相若能攻克荊州,收復揚州、濮陽,之后招募青壯,訓練成軍。拒馬超、袁熙,聯合孫權、劉璋,數年之后,朝廷將越發強大,必定能謀成大業!”
曹操微微點頭說道:“奉孝可否細說說?”
“遵命。”
郭嘉說道:“丞相得荊州之后,再交好孫權、劉璋,便有了穩定的后方。因為劉璋暗弱,雖然帶甲數十萬軍,卻從未出川。而江東孫權,水師雖然厲害,步騎卻不如我軍。經厲揚州之戰后,周瑜定不敢再輕動,丞相可以朝廷的名義,敕封孫權為吳王,劉璋為蜀王。他二人必感恩戴德,不會輕易犯境。丞相可將我軍主力,布置于長安、濮陽一帶。馬超的西涼軍不善于攻城,只需三萬軍,便能穩守住長安。我大軍應全部放在兗州和徐州...。”
郭嘉說到這里時,曹操插話道:“奉孝,你似乎還忘記了一人?”
“丞相何意?”
“還有袁譚呢?他在青州,亦有十萬兵馬。”
“呵呵...。”
郭嘉笑著搖搖頭:“袁譚不過是一鼠輩,有何懼哉?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不是丞相的對手。臣建議,待丞相收取荊州、擊退周瑜、高覽之后,以朝廷的名義,勸降袁譚,封他為王,但不給其實權。再調集三十萬軍,朝青州壓境,袁譚必定歸降。”
“好謀略!”曹操笑道:“奉孝真是我的智囊啊。有奉孝在,我何慮袁熙、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