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選哪個,都能解決眼下的危機。
劉備思慮后,選了后者:“還是由二弟領兵兩萬,鎮守樊城,我們繼續攻打襄陽。只有攻下襄陽,荊州才是我們的。再有...曹操勢大,非一日可除,我現在還不想與他決戰。至少要等到收復襄陽,積攢兵馬之后。”
“領命。”
關羽出列道。
諸葛亮也派出說客孫乾,去往江東見孫權。
..................
五日后。
南陽郡。
宛城。
曹操的十萬軍,終于到了這里(目前只有七萬,因為臧霸帶走了三萬,那三萬還在徐州境內,沒有放回來)。
宛城是南陽的門戶,也是荊州的門戶,更是少有的堅城。
這里還牽制去豫州、兗州、長安、荊州的要道,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文和。”
“在。”
曹操將賈詡叫到近前,說道:“你可聽過一個傳言?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諸葛亮,號臥龍先生,他就是臥龍鳳雛之一,此次與劉備交戰,你可有把握?”
帳中只有曹操和賈詡。
賈詡說道:“諸葛亮確實有些才能,臣也對他很是佩服。可能在戰略、戰策、排兵布陣上,臣有所不及,但是要取得荊州之戰的勝利,臣有把握。”
這話相互矛盾。
曹操道:“你既知不如諸葛亮,還說有把握?”
賈詡笑道:“臣的意思是...臣或許不能戰勝諸葛亮,但一定能戰勝劉備。”
曹操被越說越糊涂了。
諸葛亮乃是劉備的軍師,劉備對他言聽計從,諸葛亮即劉備、劉備即諸葛亮,二者有區別嗎?
賈詡解釋道:“兵法云,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要取荊州,不需要太多兵力,只要丞相舍棄一樣東西,就能取下荊州。而這,也恰恰是劉備的軟肋,他哪怕失去荊州、窘迫至死,也不敢邁出那一步。”
“你需要什么?只要我有的,都可以給你,我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取回荊州!”曹操道。
“民心,丞相舍棄民心,就能輕取荊州。”賈詡語出驚人的道。
民心?
曹操仍是不明白。
賈詡說道:“劉備素來以仁義著稱,每到一個地方,都宣揚他愛戴百姓,為民做主,以及他皇叔的身份與功德。因而天下百姓都知道,劉備的軍隊,是仁義之師,都愿意為他效命。這也是他攻打荊州時,為什么所有的縣令、守軍,都紛紛投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