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二皇弟平素溫和有禮,為了學習,竟然做得出這樣的事來,也不怕被當場抓住,如此要在宮里出名不說,往后史書上還得留下一句大魏二皇子扮狗偷書的逸聞趣事。
青嵐進了殿來,見平素沉靜的大皇子殿下眼里竟然帶了笑意,不由呆了呆,神奇,三歲以后有了帝師,就真沒見大皇子殿下孩子氣過了。
再看案桌新放的絹帛和花束,一時震驚又驚慌,忙叩首行禮,“殿下恕罪,奴婢這就上報侍中大人,差人來查”
賀春春微微搖頭,抬手讓他起來,“朝里出了要緊事,又迎回了七皇弟八皇弟,山藍侍中忙,我們不要添亂,些許小事,不必驚擾。”
青嵐應聲稱是,又暗暗下了決心,春春宮守備要更嚴謹才是。
賀春春想了想,吩咐道,“你傳了侍讀們來,把天字格里的書卷各抄錄四份交于我,明日帶去學堂。”
“是,殿下。”
天字格里放著的書卷,都是兩位帝師私底下教授的,這意思該是要贈與其余四位殿下了。
可帝師教的都是為君之道
青嵐搖搖頭,不再多想,只聽令做事,這便去辦了。
已過了子時,宣殿里依舊燈火通明。
齊長卿長嘆一聲,“可惜鍛造工藝出得晚,假如早上兩月,豈能容下這五萬外敵在大魏進進出出。”
冶鐵司鍛出神鐵的消息傳遍整個上京城,大雍探子必是收到了消息,又有悶雷彈佐證,楊烈率五萬精兵,與麒麟軍隔江相持,六個時辰后,撤出了大魏。
除了十二處界門,明樓還在東邙山找到了四十六具尸體,都是上山砍柴采藥的獵戶農人,這筆血仇,要讓麒麟軍放虎歸山,朝野上下沒有不氣悶的。
于節是直脾氣,“別太想當然,楊烈撤兵,是因為拿不準我們是不是早就有悶雷彈,壓著不拿出來是故意引他上鉤,又因為吃了敗仗軍心不振,受困東邙山,才不敢貿然進攻。”
“眼下咱們最重要的事,就是加緊鍛造精鐵,非但是為了七日后國宴,農具這些,也要越多越好。”
幾人立時就細分了工。
御史臺盧勻領著同僚,負責抄錄繪制圖冊,這幾日已將鍛鐵工藝公布到了上京城,洛陽,廣漢,河東,南陽,不出十日,工藝圖會由快馬送遍十三州。
將作大匠趙成負責教授匠人鍛造工藝,如此一傳十,十傳百,工藝圖也會送往各大官窯,更新換代。
大農令齊長卿則負責按照工藝需求開礦采礦。
明樓核查十三州界門,登記造冊,監察異樣。
這才過去不到一日,工藝圖冊已經在上京城掀起了浪潮,百姓們都在傳一位名叫魯大師的少年,小少年年紀小,卻改良鍛造術,做了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不知多少私窯工坊的掌事在冶鐵司外安插了眼線,就等著看看魯大師真顏,就算不能將對方請去工坊,也認識認識,沾沾喜氣。
可惜魯大師一直沒有出現。
連工坊里的匠人都說不清楚對方的來歷。
政務商議完,群臣不由往正批閱奏疏的天子看去,目光又敬又畏,陛下文武兼修,弓馬騎射不消說,精通醫理算學,現下連冶鐵術都能研習出來。
賀麒麟“”
她便說那日稟報消息的信兵,看著她為何與往日不同了。
老匠人說是她傳旨送去的圖冊,到現在也沒人出來領賞,工坊之外,也沒有人見過那名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