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到即止,陳明峰話鋒一轉:“稟陛下,使臣此番來帶了兩件夷人物件,俱是航海儀器。夷人正是憑借此儀器橫跨大洋。”
朱由校喜道:“速速呈上來。”
陳明峰手臂一揮,“便在門外。”
朱由校揚聲喝道:“來人。”
兩名站在門口守衛的紫衣太監推門而入,低垂著腦袋,“內臣在。”
朱由校一眼掃過紫衣太監手中的物件眼眸一亮,頓時被長條狀木盒吸引了。畢竟主業是木匠,自然對木器情有獨鐘,盯著木盒移不開眼,反而對黃銅器的單筒望遠鏡一掃而過。
“拿過來。”
紫衣太監邁開細碎的小腳步走進朱由校,躬身雙手奉上兩件貢品。
“此何物?”
陳明峰從紫衣太監手中抓過木盒,翻開盒蓋,轉換角度展示給朱由校觀看,細細的解釋道:“此物名六分儀,是航海必備品,大洋之上水茫茫一片,便是靠此六分儀分辨經緯,確定船只的位置。”
朱由校好奇的問道:“如何分辨經緯?”
陳明峰如虎爪般抓起六分儀,演示如何使用六分儀觀瞄天體,并詳細解說。朱由校聽得連連點頭,他雖然不大明白,不過勝在求知欲強,不懂就問絲毫不顧及自己皇帝的身份。
陳明峰演示了一遍遞給朱由校,朱由校贊嘆兩聲,仿佛欣賞珍貴的文物般小心輕拿,握在手中學著剛才陳明峰的模樣操作。
六分儀簡單的來說就是利用太陽或者其他天體定位的光學儀器,展開了成扇形,包括一架小型望遠鏡,一個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鏡即平地鏡,一個與指標相聯的活動反射鏡即指標鏡。運用原理學過幾何的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但是對沒有接受過幾何思維的木匠皇帝實在有些理解無能。
朱由校感興趣的是手中的儀器設計十分精妙,想著有哪些部件組成,自己應該如何仿制。
兩名紫衣太監垂手而立,宛如泥塑,陳明峰交疊雙手,笑而不語,他料到木匠皇帝會對精巧的六分儀感興趣,沒想到他如此癡迷。
朱由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旁若無人的把玩了許久,才戀戀不舍的放下手中的六分儀,指著紫衣太監手中的黃銅管問道:“此又是何物?”
“此物名為望遠鏡,可以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并且清晰無比。”陳明峰指了指六分儀,解釋道:“六分儀上也有望遠鏡,不過尺寸小,視野模糊,此單筒望遠鏡遠勝十倍。”
“當真?”
陳明峰取過望遠鏡,很是瀟灑的一抖手,雙手一拉“唰”的一聲拉開兩截望遠鏡遞給朱由校:“陛下請看。”
朱由校瞇著右眼,用左眼看世界,舉著望遠鏡眺望遠方宮殿上的圖騰,歷歷如在眼前。
“有趣,有趣。”朱由校轉動望遠鏡東瞧瞧西瞧瞧,就像得了新玩具的小孩,興奮不已。
“若是登上景山,整個京師豈不盡收眼底。”
這念頭一冒出來,便不可遏制,朱由校興沖沖的沖著陳明峰喊道:“愛卿,隨我去景山。”
景山,陳明峰當然知道,出了神武門跨過一條主干道就是景山公園,他還登上景山最高峰拜過觀世音菩薩。
以往朱由校沉迷木匠活,都是待在自己的書房里精雕細琢,極少出宮,今兒個得了新奇玩意望遠鏡,便想去景山登高望遠了。
“擺駕,去景山。”
朱由校心如火燒,并沒有走后三宮的交泰殿和坤寧宮,而是出了左側的月華門,一路望著北邊的景山狂奔。
兩名紫衣太監起先還跟得上朱由校的步伐,疾行了一陣累得氣喘吁吁,扯著嗓子叫道:“陛下,陛下,慢點走,老奴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