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芹說,當利潤達到幾倍,商人們為了利益當然會前赴后繼,乃至于踐踏律法。
云居安是非常會舉一反三的人,既然商人們為了高額的利益會不怕死亡的風險,那么杜絕這一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的利潤打下去。
怎么打下去
云居安抓著姚芹分析了一番,確定了草原商人們日常最賺錢的項目是茶葉、鹽和鐵器,因為西邊的鹽湖還在黨項人的手里,匈奴人無法通過內陸鹽湖獲得鹽分,而匈奴和東邊的大海之間,不但隔著難以攀越的高山山脈,還有高麗人時代居住在那里,其中有一部分高麗人成立了讓南朝也看不起的傍國。
無怪乎南朝這種對著匈奴和顏悅色的國家對傍國會看不起,實在是當初傍國請求賜國名,老皇帝直接笑道,既然是依傍我們生存,那就叫傍國吧,結果居然被傍國人盛贊。
有了這么一出,欺軟怕硬的南朝朝堂大臣們自然對傍國沒什么好臉色,但是傍國人也不傻,人家就是分析了,讓自己打,自己打不過南朝,與其時不時作戰獲得南朝的尊敬進貢,還不如腆著臉從南朝那里偷學東西獲得的更多。
話說回來,匈奴人自己控制的范圍內,目前是沒有發現能夠供給所有人使用的鹽湖或者鐵礦的,而草原的氣候無法種植茶葉,這三樣東西當然非常緊缺。
人生存需要鹽和維生素,草原一年至少有三四個月被大雪冰封,沒有綠葉菜、沒有水果,怎么獲取維生素只能通過喝茶。
古人或許不明白維生素的道理,但是喝茶可以改善他們的腸道蠕動,不讓人便秘,匈奴人自然是追捧茶葉的。
鐵的重要性更不用說,冷兵器時代,比的就是誰家武器和人更多。
所以這三樣東西的利潤率是最高的。
云將軍知道這三樣物品的利潤率很高,但是不是他可以,也不是他愿意公開販賣的。
哪怕這年頭還沒有提出鹽鐵官營的政策舉措,國家對于鹽和鐵的控制還是很強烈的,給到匈奴的都算走私,云將軍更不會去增強匈奴人的實力,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茶葉在這個時代倒是沒這么多講究,但是屬于單位利潤大,整體利潤感人的產品,畢竟一塊茶餅就足夠草原一個家庭省著用一個冬天。
也正是因為單位利潤高,這三樣東西才成為走私商人最喜歡的物品。
這事按理說無解,但是姚芹在分析了周邊部落商品購買情況之后,對云將軍說“其實商人們真正賺錢的,并不是鹽鐵和茶葉。”
聽到姚芹這話的第一時間,云將軍和他的軍師們都覺得不可能“要知道一旦走私這三樣東西,商人們被抓了都會投入大牢,搞不好就是死罪,而販賣別的物品只是會被關上幾年加沒收罰款,如果利潤不高不賺錢,他們干嘛做這種要命的事情”
姚芹安撫了一下大家“不要急,先聽我說,我說的是實話,商人們真正賺錢的不是鹽鐵和茶葉,而是他們攜帶的匈奴需要的其他物品,只是鹽鐵和茶葉算是匈奴人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不攜帶這三樣物品當中的任何一樣,商人們沒有機會和匈奴人做生意。”
聽到這話,云將軍和軍師們有點反應過來了,看著姚芹說道“你繼續說”
姚芹見大家已經差不多明白了,也不賣關子,挑明了說道“出售完必須的鹽鐵或者茶葉之后,商人們會告訴匈奴人自己攜帶了哪些物品,這些物品可以用來干什么,于是就會有很多有需要的人購買或者換取物品,這些物品才是他們盈利的大頭。”
云將軍當即想到“如果我們的交易場里放上了這些物品,附近能夠購買到這些東西的匈奴人就不再具備讓商隊冒險過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