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不能更贊同。
自此,姜國公算是下定了決心,要送學生們去鍛煉了。
只是“這實踐和積累是好的,怎么就要和你要辦的掃盲班掛鉤了呢”
姚芹聞言立馬回答道“咱們官學的學生,有些實在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您讓他們過去割麥子,我都怕他們把野草留下把麥子扔了,所以不如發揮優勢,讓他們在村里給村里人講解我們下發的各種政令,并且教村里人識字掃盲,在最后對每個村子的情況進行考核,按照通過人數比例,給學生們評實踐課程的成績。”
姚芹繼續補充道“還有咱們的秀才們,不是七十歲以下的每年都要考核才能拿到祿米嘛咱們可以讓他們也去發揮一下作用,做得好的,獎勵一些酬勞,做得差的,給一點懲罰,也是可以的。”
姜國公問道“這方法聽起來是好的,但是你又怎么保證實行起來不會出問題呢”
“所以我們可以先試點”
“試點”
“就是先在咱們邊城掃盲,積累了經驗之后,選取幾個村子、兩個城鎮作為嘗試掃盲的地方,再次積累經驗,然后再進一步普及。”姚芹回答道。
“那這試點地區的掃盲老師要怎么選呢”不是同一批開展,這考核未免顯得有些不公平。
姚芹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向姜國公推薦道“您覺得楊爺爺一家如何”
姜國公立馬反應過來“你是說,楊家邦”
楊家邦和姚萬里一樣,是姜國公的老部下,不同于姚萬里在北疆再次建功立業當上了小官,楊家邦一家人還在種地呢。
姜國公是個有心人,不會忘了自己的老部下們,本來也派了孫子去看楊家邦一家人生活的情況,孫子親眼確定他們找楊家邦妹妹所嫁的豪家的照顧下過的還可以之后,才說有空的時候讓楊家邦和他兩個兒子來家里坐一坐。
所以姚芹一說楊爺爺,姜國公立馬就反應了過來。
姚芹聽到姜國公的問題,連忙點頭。
姜國公好奇地問道“怎么這時候想起了你楊爺爺”
姚芹油嘴滑舌道“這不是看楊爺爺平日里比較閑,給他找點能惦記的事情嗎”
姜國公一巴掌拍在姚芹背上“別嘴巴花花,給我好好說話”
姚芹見狀,連忙說了實話“主要是我覺得楊爺爺這人責任心格外強、道德感格外高,做老師肯定很負責,讓他先當了掃盲的老師,然后讓他去教那些學生和秀才,他肯定能把人都訓地板板正正的。”
姜國公聽聞此言,忍不住笑了“你倒是了解他”
笑完之后,他答應了下來“既然你這么了解他,我也不能讓你的一番心血白費啊,就讓你九哥走一趟,去下面鄉里,請你楊爺爺明天過來。”
姚芹不忘提醒“可以請兩位楊伯伯也過來,咱們做事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他們兩正好和楊爺爺互補。”
姜國公伸出手指點了點姚芹什么互補你明明就是在說他們兩能治得住楊家邦
姜國公的孫子們紛紛憋笑,九孫子一口答應了下來,就要套車過去鄉下接人,這時候過去,正好在天黑前趕到,在楊家睡上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能趕車回來。
“要不要讓九哥多帶兩個人”姚芹提醒道“北疆畢竟不比您老家鄉下路不拾遺,雖然公主和親帶來和平,但是也不妨礙有匈奴的盜賊不受匈奴王廷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