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姜國公的話,孫子們互相看了看,有很多話想說,卻說不出來。
姚芹不知道姜國公的八卦,還在制定工廠考核標準。
云破軍也有一些不理解“咱有必要搞什么考試嗎就是配置堿溶液危險,搞培訓就夠了吧”
羊毛紡織之所以在之前上千年的時間里都沒能發展起來,就是因為少了用堿溶液脫脂的過程。
沒有脫脂的羊毛并不是合適的紡織材料,頂天做成羊毛氈,畢竟草原人民也不是傻的,如果加工起來不復雜的話,他們也不會想不到可以用羊毛做出衣服來,就是因為工藝難以達成,所以只能用羊皮才保暖。
羊皮和羊毛怎么能比呢天氣熱起來之后,完全可以割掉羊群的羊毛,每年至少能割一到兩次,這屬于可再生資源,而羊皮只能在羊死之后才能獲得,屬于不可再生資源。
對于牧民群體來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羊群都是重要的財產,輕易不會殺死一只羊的。
也因此,羊毛和羊皮的獲取成本截然不同,更何況硝制之后的羊皮保暖能力也不一定能比過兔皮狼皮。
姚芹開辦羊毛工廠,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獲取羊絨或者如何防止羊毛線,而是如何制備堿溶液。
草木灰加水是最簡單的制作方法,但是這辦法顯然沒辦法達成姚芹的需要,畢竟要形成羊毛經濟,通過“羊吃人”的經濟模式打擊匈奴人,那必須要有足夠數量的堿液才行,草木灰的堿液給羊毛脫脂,那要多少草木灰才夠啊
因此姚芹絞盡腦汁回憶初中高中化學內容,終于想起了自己看過的一本小說里面有土法制堿法。
這時候姚芹就要說了誰說看小說話本沒有用要是自己沒有看小說這個愛好,怎么可能知道怎么做堿液
姚芹不記得化學反應式,但是記得要高溫煅燒石灰石,然后和水反應,有了這么一個印象,自從姚芹從匈奴回來之后,就在云居安的支持下讓工匠實驗了許多次,才得到了穩定制備堿液的辦法。
有了這個辦法之后,又要對制備流程進行優化和工業化,每一步都需要反復的實驗和時間的累積,所以直到現在姚芹才能開辦羊毛工廠。
即使自己有金手指在,每一步科學技術的進步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研究,姚芹也不禁感慨,自己以前看的那些基建文,主角的金手指到底是開了多大啊
怎么都是穿越,還能這么不公平呢
不管怎么想,姚芹還是只能勤勤懇懇地開展建設,她知道制堿和制酸等化工措施是現代工業的基礎,但是能想到土法制堿已經消耗了所有的腦細胞了,實在是無法再想象要怎么進行酸的制作。
而且一開始云居安愿意投資在制堿上,還是因為姚芹用羊毛經濟忽悠他的原因,如果不是看到羊毛產生經濟效應后對匈奴人的影響,云居安是怎么也不會答應姚芹搞耗費資金的堿溶液制備研究。
好在經歷過重重困難主要是工匠們經歷過困難之后,姚芹的羊毛工廠順利地開辦了起來。
虎妞第一批參加了姚芹的工人培訓。
參加培訓之前,所有人都要接受身份審核,主要是確保家中人基本都在北疆、身家清白,這也是姚芹等人為了防止在羊毛產生經濟效應之后被匈奴人偷走技術。
在進行初步身份審核之后,眾人又接受了簡單的考核,而后分去了不同的崗位培訓模塊。
虎妞去的是煅燒石灰石溶于水的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