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姚蘇的話,姚芝不由好奇地問“哥你一個月多少錢啊”
姚蘇沉默了一瞬,回答道“就算現在沒姚芹高,我好歹也是從五品”
“姚芹不也是從六品嗎”
“她享受的是五品的待遇軍里給的補貼”姚蘇強調了一下。
姚芝雖然不明白,但還是點了點頭“這樣啊。”
“行了,你哥我雖然收入不咋地,但是北疆現在物價不高,咱兩吃吃喝喝是完全夠了”姚蘇說著。
“嘿嘿,那我就不和三哥你客氣了。”
“客氣啥咱可是親兄弟”姚蘇這話說的半點沒錯,兩人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這也是為什么大家讓姚蘇陪著姚芝見趙輔季的原因,不單單是因為姚蘇穩重姚蒼也很穩重。
姚芝此時也才十幾歲,還是少年人心性,聞言立馬對姚蘇說道“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姚蘇拍了拍姚芝的腦袋,忽而有一種回到了多年之前自己出門上學給弟弟妹妹們帶外面小吃回家的日子,領著姚芝就去了北疆的大街上。
一上街,姚芝就有點驚嘆“這看上去比京城還熱鬧”
姚蘇打眼一看,路上都是急著上班匆匆忙忙的工人們和出來擺早餐的小販,可不是熱鬧嗎
“咱們往邊上走一走,嘗嘗這里的酸辣粉。”姚蘇推薦道“你別看里面就是粉絲,但是酸酸辣辣的,格外開胃還飽肚子,到時候你挑點嘗嘗,我墊墊肚子。”
姚蘇沒有疑義,點頭答應了下來,以姚蘇的飯量,一碗酸辣粉確實就是墊墊肚子的。
等走到邊上,姚蘇才回答姚芝“這里看著比京城還熱鬧吧都是小芹菜搞出來的。”
姚芝是真的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啊”
姚蘇自己也還沒弄明白呢“就是什么工業化生產、什么商品傾銷之類的東西,我也沒搞明白,但是現在城里做工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舍得花錢出來吃,畢竟每天要忙五六個時辰,也沒有時間做飯。”
“五六個時辰秋收也不過如此了吧”姚芝驚訝地問,繼而又很擔憂”每年秋收都會有農人因為過勞身體出問題”
“姚芹在廠里設置了食堂,管一頓午飯,就和軍隊里一樣的大鍋飯,飯里還放油水,工廠的工作雖然繁重,但是沒有秋收那種重體力活,大部分還是坐在一個地方用手做的,大家都受得住,只是不愿意在家里花費時間做飯洗衣了,洗衣還能用洗衣桶,吃飯就只能都在外面買了。”姚蘇解釋了一番“特別是早飯,家里天一亮就要起床去干活,天黑了才能回家,誰都沒心思早起做早飯,不吃食堂的大鍋飯還可以領一小筆補
貼自己去吃飯,有些飯量小的女孩子就愿意領補貼,所以工廠區域外圍的小攤小販也變得特別多。”
姚芝欲言又止,最后還是忍不住問道“既然外面都有賣飯的”
“為什么我們還要自己做是吧”姚蘇接嘴說道。
姚芝點點頭,看向姚蘇。
姚蘇嘆氣道“這些人都只做早飯中飯,哪有做晚飯的晚上大家回家,隨便喝點水哄哄肚皮就算了,我們就是買也買不到熱乎的,更何況,我們家人的飯量你也知道,就是現在大家都領錢,那也不一定夠吃啊”
姚芝是會算數的,姚蘇說的這些情況,姚芝心里算了算,就知道姚蘇說的是事實,畢竟相比于頓頓在外面吃,家里人更想要吃飽并且能吃肉,而在種植業和養殖業沒有跨越性發展的時代,糧食和肉都很貴,姚家的恩格爾系數都能歸類到赤貧。
只能說,全家膀子上能跑馬的的體型不是白來的,都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
對此,全家飯量最小但是一頓能吃江滟姐姐兩倍分量的姚芝表示非常理解。
兩人邊吃邊聊,手上漸漸拿了不少東西,姚蘇提議“我們找個攤子坐下來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