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芹得意地點頭道“不管是總量還是畝均產量,都在上升”
云破軍不由感慨“這育種和化肥可真是好用。”
姚芹心想,能不好用嗎現代種地三法寶種子化肥和農藥。
農藥姚芹搞不出來,但是姚芹知道土法化肥的生產方法啊當年因為三年疫情封閉,姚芹的小區比較倒霉,封起來過好幾次,最長一次被封了8個月,讓姚芹成功地培養了陽臺種菜的愛好。
自己家陽臺種菜,怎么也不可能噴農藥的,姚芹自然不記得農藥怎么配置,但是因為社區封閉了快遞進不來,姚芹可是好好學了一番土法化肥怎么制作,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小黃瓜小番茄長大一點。
等穿越之后,這段經歷給了姚芹制作化肥的知識儲備。
技術含量高的不敢說,很簡單的辦法姚芹倒是了解了不少。
有姚芹的方向指導,就上北疆經年的老農嘗試協助,這么多年之后,北疆才終于全部推行了化肥和育種。
而這種突破和姚芹舉辦的掃盲班也息息相關。
自從在邊城進行掃盲班試點之后,姚芹對于推行掃盲的信心還是比較足夠的。
免費的識字班,就是村人自認為自己學不會,也會送家里大一些不會在學堂鬧的孩子過去學習,而孩子學會了簡單的文字和計算,在推行土化肥研究配比的時候,也會告訴家里人怎么操作。
在育種的事情上,更是如此。
育種從來都不是一代兩代能夠搞定的事情,高產抗病農作物的出現也需要運氣,但是當北疆每個村都有一群會寫會算的人出現之后,大家很容易理解上面想要怎么樣的植物種苗。
人數擴大之后,在概率之下,找到特殊物種的可能性又更大了。
經過長達四五年的耕耘,從去年開始,北疆的糧食生產終于開始了一場爆發。
聽到姚芹的消息,云破軍高興不已地說道“按照這種態勢下去,再過兩年,我們就不用看朝廷臉色,也不用他們運輸糧食救濟了”
北疆不能自給自足一直以來都是云家人頭疼的問題,現在在姚芹的操作下有自給自足的可能,云破軍激動的差點繞著邊城跑一圈。
云破軍都這么激動了,云居安和云守邊更甚。
“北疆糧食豐產實在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云守邊感慨道。
“你還說不要用姚芹,不用姚芹,糧食能有這個產量嗎云居安高興的同時,也不忘再說說云守邊。
“姚芹這種,按照她之前的分類,應該叫做技術型人才,最好就是讓他們搞技術,別當官。”云守邊很淡定地說道“用她,但是不能給她這么大的權柄。”
“你開玩笑呢”云居安受不了自己兒子“干活沒有好處,人家憑什么累死累活給你干那么多事啊”
云居安痛心的搖頭“你就是從小毒打遭受少了,所以才覺得人家應該忠心耿耿為你服務,事實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好處不給夠,就想要用人,你被老皇帝搞的時候滿心憤懣,憑什么覺得你的手下不會把你看作和老皇帝一樣”
云居安吐槽地非常犀利“你也不怕人家也聯合其他想賺更多的人,換個東家前車之鑒,你都看不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