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姚芹決定把這個鍋給三叔姚未背。
女債父償,非常合理。
我只是她的堂姐,我還是個孩子
于是孩子去念書,姚未不得不去解決孩子惹哭其他人家孩子的“小問題”。
好在其他人家都是要臉的讀書人家,不會因為孩子邀請對方吃點心,被對方吃完點心后哭了怪罪姚丑,反而連連說是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
你既然邀請了,就要做好人家不客氣的準備啊
所以,姚未道歉的時候,除了因為女兒太能吃所以有些丟臉之外,倒是沒怎么被為難。
回到家里,姚丑抱起自己家實心的小胖墩,不由感慨了一句“你爹我的臉,算是被你丟盡了啊”
從這以后,姚薔的同窗都清楚,只有你真的不想吃、吃不下,才能邀請姚薔來吃。
也因為回家被教育了,大家都不愿意和姚薔成為好朋友,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了。
好在姚薔這孩子從小對其他人的態度比較遲鈍,一點都沒發現有什么不對,還覺得上學挺好玩的,看得姚芹都擔心萬一孩子長大開竅了,發現自己被排擠了,一時接受不了怎么辦吶
姚芹和小魚兩人倒是不怎么在乎自己的處境,主要是兩人都覺得和中二少女沒有什么共同話題,所以即使有時候被酸兩句,只要對方不動手,兩人都不痛不癢。
更何況姚芹還能酸回去,就是動手,一屋子人估計也干不過姚芹和小魚兩人。
時間如流水般過去,就在姚芹和姚薔適應了女學開始規律生活之后,女學和男學組織了一次趣味比賽。
對手正是姚芝去的學堂。
已知姚芝去的學堂是榮少爺介紹的,姚芹姚薔去的學堂是榮少爺夫人介紹的,省略推導過程,可以得出結論,這兩個學堂中有不少親戚在。
要不是大家都是親戚,學堂也不會辦聯合比賽不怕女孩子們被沖撞嗎
這場比賽,分為了文斗和武斗。
文斗自然是才學,這沒有什么好說的。
至于武斗,年紀大一些的孩子比賽騎馬射箭,年紀更小一些的,七歲及以下的,就是直接上陣打架了。
聽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姚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讓那群小孩子去打架”
連小魚也忍不住感慨“京城果然是京城啊,都說北方民風彪悍,這不比江南書院的比拼項目刺激多了”
“就算是京城,讓小孩子互毆,也不正常吧”姚芹難以理解。
難以理解的姚芹跟著小魚回了她姐姐家里,震驚了小魚姐姐一把后,等著她抓到下衙回家的榮少爺,一起追問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榮少爺聞言就露出苦笑,伸出食指指了指上面,說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說完榮少爺解釋了一下“倭國給陛下敬獻了一些相撲手,陛下看完之后很感興趣,但是又不喜歡他們相撲手肥胖
的樣子,于是經常讓宮中侍衛表演給他看,甚至我聽說,后宮還有妃嬪捉對相撲給陛下看的。”
“為了討陛下歡心,官員中想著牽頭做這事的人也不少,正好男女學比拼很少見,就有官員奏請陛下觀看男女學比拼,說是讓陛下鼓勵少年英才。”榮少爺說著就嘆氣“本來你們也是要相撲的,好在朝中還是有懂禮的官員,紛紛表示反對,認為男女七歲不同席,捉對比拼損害名聲,陛下直接說,讓七歲以下小孩子比拼就好,年紀大了的少女怎么可能打得過同齡的少年比拼起來也沒什么好看的,這才定下了這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