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街道通知,讓姜柔去藥廠領紙殼。
第一次干零活兒,她有些興奮,立馬去找唐心,還向院子里的鄰居借了輛板車用來拉紙殼。
因為兩家關系不好,她沒敢敲唐家的門。而是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鏡子透過窗戶往里面晃了晃。
這是他倆之間的暗號,很快,唐心興沖沖地跑出來,小聲問“怎么樣那事成了嗎”
“成了,咱們走吧。”
唐心先是小心翼翼地環顧四周,然后兩人一前一后離開了大雜院。
那樣子就像在對暗號,極為謹慎。
藥廠離這里很遠,幸好姜柔那院兒也有兩個大嬸在糊紙盒,能帶著他們走遍流程。
領完紙殼,在回家的路上,其中一位大嬸好奇問道“你說你倆家里條件都不錯,年紀輕輕咋還干這個呢托人找個廠子當臨時工都比糊紙盒強。”
姜柔和唐心互視一眼,心中皆是萬般無奈。
在唐家,唐心是最不受寵的那個,當然沒人在乎她的未來,能讓她在家有吃有喝就算不錯了。不過獲得吃喝就要付出勞動,比如洗衣服做飯這些活兒,全都由她一個人干。
而姜柔沒找工廠上班,是因為她長得太漂亮了,父母擔心她被廠里的男同志騙,才一直讓她在家里當咸魚。
“嬸兒,廠里工作沒那么好找,我覺得糊紙盒挺好的。”
唐心也跟著附和,“對呀,時間自由,還不用跟一堆人打交道,雖然掙得少,但積少成多嘛。”
大嬸只當他們是玩玩而已,并不看好兩人能把紙盒糊得標準。
于是在分別之前還不忘提醒他們,要好好糊,如果糊得不達標,人家藥廠是不收的。
關于這一點,姜柔很有信心,她這人記性不錯,看過一遍差不多就能記住。以前學習成績不好,只是不愛學而已。
回到家,兩人齊心協力把板車上的紙殼搬進屋,一趟接著一趟,很快堆滿柜子。
家里吃飯用的圓桌是他們的工作臺,姜柔拿過一摞子紙殼和白色紙條放到桌上,待把漿糊熬出來就可以工作了。
熬漿糊,她一竅不通,幸好唐心會弄。
二十分鐘后,漿糊熬制成功,兩人坐在圓桌兩端,開始工作。
唐心不會糊,讓姜柔給她做個示范。姜柔回憶一遍,便不慌不忙地做了起來。
先是把紙殼折成長盒狀,再往白色紙條上抹勻漿糊,最后一步比較難,要找好間距把紙條粘到紙盒上。
經過這番操作,一個標準的注射液紙盒就糊好了。
唐心試著學她那樣操作,結果失敗了。緊接著又試一個,糊完很丑,一看就不合格。
她不禁氣餒,“掙點錢太難了,實在不行咱倆去投機倒把吧,我看前院張磕巴就偷偷干那個呢。”
聽到“投機倒把”四個字,姜柔心一顫,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干那行當。
“你小點聲兒,別讓人聽見。”
經她提醒,唐心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忙承認錯誤,“看我,竟瞎說話。”
接下來,姜柔耐著性子一步步教她怎么糊,在失敗四五個紙盒后,唐心終于學會了。
整個下午,兩人都是在糊紙盒中度過的。
因為唐心是跟家里人撒謊出來的,沒到四點她便急匆匆地回家了。
望著一桌子紙盒,姜柔只能獨自一人繼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