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綿綿那丫頭都被沈家兩口子,送走了啊。”
“沈家都要遭難了,找綿綿那小丫頭回來,有什么用”
“我看他們還不如搬回老屋去,那才是他們這種文化人該待的地方。”
說實話,多年前,從玉橋胡同嫁到四合院的陳秋荷。
突然又攜著丈夫和閨女,搬回來大雜院這種窮窩窩。
說實話,大家都很費解。
這好好的獨門獨戶的四合院不住,住這種放個屁隔壁都能聽到的大雜院。
這不是想不開嗎
“這有啥想不開的,我覺得更想不開的,是沈家兩口子,讓美云一個單身姑娘,收養一個閨女。”
這話一說,大伙兒面面相覷。
五年前,沈家要收養綿綿那孩子,他們就覺得奇怪。
畢竟,這年頭兒家家戶戶的糧食都不夠吃。
養活自家孩子都夠困難了。
更別說,養活一個沒血緣關系的孩子了。
但是,沈家說養就養了,大伙兒雖然說閑話,但是私底下到底是念著,沈家人良善的。
都是住在一個屋檐下,處鄰居的。
鄰居是個良善之輩,他們也住得安心不是
可是,后來沒多久,沈家傳來消息,那孩子不是掛在沈家老兩口下面,而是掛在沈美云下面的。
這不就是平地一聲驚雷,炸得眾人都回不過神
啥
掛美云名下
那個時候美云才十九歲,正是說親的好年紀。
這冷不丁的突然多一個孩子,這還怎么嫁人
為此,當時不少鄰居都上門勸,沈家兩口子不能太寵孩子,那是害了孩子的。
可是,沈家兩口不聽,還一意孤行。
硬是要他們閨女給收養了。
這也就算了,畢竟,沈家條件好,他們沈家條件,在整個大院都是獨一份的。
又只要了沈美云一個獨身女。
別說養綿綿一個孩子了,就是三個孩子也養得起。
這不,一養就是五年。
現在外面,都知道沈家要出事了,沈家兩口子著急忙慌兒的安排后事。
這才把綿綿給送了出去。
只是,美云要真的把那孩子給找回來,那不是煞費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嗎
想到這里。
周圍鄰居搖頭,“我看沈院長和陳老師,就是把這孩子寵得太過了。”
旁邊的吳奶奶聽了,忍不住嗤了一聲。
“要是你家兩口子,都是吃供應糧的體面人兒,只有這一個獨身女,還長得跟仙女一樣,你寵不寵”
“別說,沈院長和陳老師了,美云要是落在我家,我照樣把她寵上天。”
無他,這孩子也太好看了一些啊。
眾人聽到吳奶奶的話,有忍不住羨慕道,“要是能讓美云那仙女落在我家,我一定好好對她。”
這話一說,被人笑罵道,“你也不看看你家那張八樣兒,養得起美云這個仙女不”
說個不中聽的。
他們偌大個四合院,前后兩進的院子,幾十戶人家。
也就沈家才養得起美云這個仙女。
那也是因為,沈家原先不就不是他們大雜院的人。
用老一輩人兒的話,那是金鳳凰落在了枯樹枝上。
只是,暫時棲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