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汁兒不要糧票。
老大爺點頭,麻利地拿著袋子,給她盛到了袋子里面。
“成,我多賣你三份豆汁兒,咱兒老北京的人出門在外,可不就饞這一口地道的豆汁了。”
“外面啊,還買不到。”
所以,不少來火車站出發去外地的人,都樂意來這蒼蠅攤子上,多買點豆汁。
不為別的,就為了人在外面,能夠嘗一口家鄉的美食。
沈美云朝著對方道了謝,又付了錢,三個燒餅一共一毛五,給了一斤糧票。
另外,兩升的豆汁被裝到了袋子里面。
又付了八分錢。
這些吃食,她不是給自己準備的,也不是給綿綿準備的,而是給沈懷山和陳秋荷準備的。
他們兩人都是地道的北京人,等去了黑省,饞這一口吃不到的時候。
她在讓綿綿從泡泡里面取出來,多少是一個念想不是
說起來,她和綿綿不愛喝豆汁的原因,所以之前囤貨的時候,也沒囤到。
如今,只能說這樣湊合著來。
等離開了攤子后,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沈美云望著風,讓綿綿把這吃食給收了起來。
這才追上了沈懷山和陳秋荷兩口子。
兩人似乎明白沈美云去做什么,陳秋荷便嗔道,“你爸不差這一口吃食,在外面多少顧忌一些,會安全點。”
他們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總想著謹慎,在謹慎一點。
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
這話,沈美云知道,但是知道歸知道,該做還是會做。
只是,她也在小心著。
她蹙著細長的黛眉,輕聲說道,“我曉得的,也有注意,以后咱們去了那邊,你們想吃這一口,多少有個念想不是”
如果沒有泡泡就算了,這不是有嗎
那自然要用起來了。
沈懷山和陳秋荷擰不過她,也不再說些什么。
沈美云便主動岔開話題,“一會進去后,我和綿綿要去知青點的人會合,爸媽,你們要去下放的人會合。”
“咱們分兩頭行動,上車落穩后,我和綿綿在來找你們,你們覺得呢”
“成,就按照你說的。”
六點半就開始進火車站了,和上次著急慌忙地去找女兒,顧不得看火車站不一樣。
這一次,沈美云甚至牽著綿綿,四處打量了一下。
站內的建筑很漂亮也很大氣,老實說,如果不是他們大家穿的都是勞動布,或者是棉猴的衣服,頭戴雷鋒帽的話。
她很難想象這是七十年代的火車站。
沈美云不知道自己這會多漂亮,四處張望期間,顧盼生姿,清麗動人。
這不,就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了。
“同志,你也是知青嗎”
一位年輕的男同志,穿著一身體面的棉猴,頭戴雷鋒帽,內里穿了一件藍白條紋海魂衫。
長得也很英俊。
他手里提著一個軍用水壺,還在擰瓶蓋,顯然是出來接熱開水的。
聽到詢問,沈美云回頭,看了一眼對方,心里有了判斷,這才回答道,“是的。”
她這一回頭,周衛民眼睛頓時看呆了去,她實在是太好看了。
沈美云斜扎著一個辮子,一張素面朝天的鵝蛋臉,膚色瑩潤潔白中透著粉。
真真是印證了一句話,面若桃花,嬌艷欲滴啊。
更出彩的是那一雙眼睛,顧盼生輝,灼灼發光,仿佛浸了一汪水,跟會說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