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他們知青插隊,還真來了一個好地方。
要知道,他們有人認識的知識青年,去了西北,云南那些地方,據說,連飯都是吃不飽的。
沒想到他們這里竟然能吃飽飯。
當然有個前提,那就是努力干活,掙工分才可以。
有了胡奶奶這一番鼓舞,新來的知青們各個都是躍躍欲試的。
沈美云嘗了下胡辣湯,一口下去,口感綿滑細膩,那熱度從口腔一直蔓延到胃里面,溫暖到了四肢百骸。
只覺得渾身的涼氣,都跟著消散了一些。
就是有些辣,胡奶奶怕他們這批新來的知青,適應不了東北的冷天氣,別生病了。
所以,這干辣椒都是成倍的放。
不辣才怪。
不少知青們都開始吸溜起來,不得不說,這辣的上頭的感覺真不錯。
只是幾口下去,身上,額頭上就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
沈美云也不里外,她后面結婚雖然去了南方定居,但是以前卻在川省長大,算是正兒八經的川妹子,不怕辣。
這辣味方沈美云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讓人恨不得熱淚盈眶。
不過,她吃了第一口就反應過來了,這怕是太辣了,綿綿吃不了。
她想了下,朝著胡奶奶低低說了一句話。
胡奶奶便點了點頭,不一會端來了一個粗瓷碗,那粗瓷碗里面不是旁的,正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白開水。
姚志英還在疑惑,沈美云這是做什么,就見到她把胡辣湯里面的辣白菜,給挑了出來。
放在粗瓷碗里面唰了一道,這才朝著外面喊道,“綿綿,進來吃飯。”
綿綿很乖的,說玩一會就玩一會,朝著阿虎告別后,便跟著進屋去了。
哪里料到,阿虎粘著她,跟著她一起進屋了。
綿綿走到了沈美云面前,爬上了板凳,坐好后,沈美云便夾著一筷子唰過的拉白菜問她,“能吃嗎”
綿綿嘗了下,有些辣,但是桌子上也沒別的菜了,她低著頭咬了下去。
眼見著閨女這么個反應,沈美云還有什么不明白呢。
她想下,沒在強迫對方去吃唰水的辣白菜,直接掰了半個棒子面兒饅頭給她。
綿綿的飯量不大,半個棒子面兒饅頭就足夠了。
綿綿乖巧地接了過來,咬了一口,她沒咽,皺著小小的八字眉,下意識地去看媽媽。
沈美云還吃沒吃棒子面饅頭,看到女兒的反應,便自己咬了一口,一口下去,她就明白閨女這表情是為什么了。
和陳秋荷做的棒子面兒饅頭不一樣,陳秋荷是摻了富強粉進去的。而老支書家的是地道的棒子面,沒摻和一丁點的細糧。
完全就是玉米棒子打碎了,混著高粱一起的。
吃下去不止是刺嗓子,而且沒有半分的甜,完全像是吃麩皮。
扎嘴又寡淡。
沈美云的表情有些微妙,但是看著大家都在吃,她想了下,把綿綿手里的棒子面饅頭,又一分為二掰了一半。
給了她一丟丟的棒子面饅頭。
接著,這才朝著她說道,“剩下的吃的完嗎”
不得不說,這才是母女二人之間的心有靈犀,綿綿馬上跟著點了點頭。
小口小口的吃著,倒是乖巧。
旁邊的姚志軍完全不一樣,他從來沒吃過這種刺嗓子的糧食。
他以前在姚家的時候,姚家在北京是開商行的,而且還從民國時期就開始了。
積累了足足有三代人。
可想而知,姚家的富貴,他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也不為過。
他以為在火車上的日子就夠苦了,萬萬沒想到,還要吃這種糧食。
他便苦著臉,看著姚志英。
姚志英沒辦法,她不像是沈美云那般慣著孩子,她手里沒錢。
于是便硬起心腸來,“不吃飽的話,晚上會餓肚子。”
這話一說,姚志軍沒了法子,想說綿綿也沒吃。
沈美云很淡定道,“我一會打算離開的時候,和老鄉們換幾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