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到里面,就看到不少攤子,有賣青菜的檔口,還有賣水產的檔口,還有賣豬肉的檔口,以及豆芽豆腐豬血豆干的檔口。
如今算是規劃的明明白白,頗有一種后世菜市場的樣子。
陳秋荷看到這一幕,她忍不住朝著沈美云感嘆,“咱們這才走了幾年,北京的變化也太大了。”
以前買菜從來沒有這樣過。
旁邊同樣買菜的一個大媽,聞言忍不住側目看了她下,“每一個來菜市口買菜的老北京人都會這樣說。”
以前大家都是擠供銷社的,巴掌大的地,在看看如今的菜市口,足足幾百平呢,用著大柵欄給圍起來,光在里面逛,都能逛小半個時辰呢。
被對方調侃了一句。
陳秋荷笑了笑,“是啊,變化真大。”
她拉著沈美云離開后,去了一個人少的檔口,先買了兩個大白菜,三個蘿卜,一共給了一毛二。
陳秋荷提著兜,朝著沈美云道,“漠河有漠河的好,北京有北京的好,以前在漠河的時候,吃什么東西,咱們都是自己種的不花錢。”
但是回到北京,就是喝口涼水,都是要給錢的。
沈美云點點頭,“是呀,各有各的好。”在漠河是田園風光,在北京則是城里生活。
城里樣樣要錢,但是下面的人卻還是削尖腦袋要來城里,就為了不種地,可以吃上供應糧,可以享受城里的便利。
只能說,這世間之事沒有十全十美,能夠達到九美,已經很不錯了。
陳秋荷嗯了一聲,又去買了山藥和洋蔥,接著跑到賣水產的檔口,買了一條胖頭魚。
豬肉自然是必不可少了,她們來的算是比較晚了,正兒八經的好的五花肉已經被賣完了。
基本上只剩下一些邊角料了,她買了兩個豬蹄,看著還有一塊瘦肉,便一起買了,花了兩塊五,外加兩斤半的肉票。
這基本上就差不多了,陳秋荷掐著指頭算了算,“家里還有兩只臘雞,做個小雞燉蘑菇”
沈美云,“都行的。”
“咱們人也不多,沒必要做那么多菜。”
她這話一說,就被陳秋荷否決了,“那不行,這算是第一次接你公婆到咱們家吃飯,必須鄭重一些。”
說到這,她想了想,“還要買一些水果。”
夏天的水果是最多的,天熱,尤為適合吃西瓜,挑了一個七八斤重的大西瓜買到手后,這才算是打道回府。
有魚有肉有菜有水果。
這一趟,她和沈美云就沒白跑,只是,回去的路上卻不容易,實在是東西買的多,兩人不好拿。
出門的時候,陳荷塘要跟上,卻被陳秋荷給拒絕了,讓他在家里看家門。
怕季長崢和綿綿突然回來了,進不來家。這幾天沈家在收拾屋子的時候,綿綿便已經去了季家住著了,為了方便溫向璞給她補課。
這不,明天都要帶客了,說不好,綿綿今天就要回來,和她一起回阿里的,還有季長崢。
真是猜什么,準什么。
沈美云和陳秋荷到家的時候,季長崢和綿綿果然回來了,兩人坐在堂屋里面吃東西呢。
應該是從季家拿了幾個香瓜出來,季長崢在削皮,綿綿搬著小墩子,撐著白皙的下巴,目不轉睛的盯著香瓜,饞的流口水,“爸爸,這香瓜好香好香。”
皮一刮開,感覺整個屋子都是香瓜的香味。
季長崢手里拿著削皮刀,轉的飛快,“馬上就好了。”
他是懂綿綿的。
他一口氣削了兩個,一個給了綿綿,一個給了陳荷塘。正當要放下削皮刀的時候,就瞧見沈美云和陳秋荷回來了。
他放下削皮刀的手一頓,拿著香瓜又開始削,沈美云想了想,“在削一個就夠了,切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