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才離開了哈市駐隊養殖場。
其實換個角度,與其說是她離開不如說,他們之間是雙向選擇。
哈市駐隊選擇原地不動,控制養殖場發展,而她選擇重新開始,以個人名義,完全控股的局面開始。
只是,這一切陰差陽錯,剛好趕上了改革開放,沈美云屬于完美的踩準了每一步點。
但凡是早點,她的這個養殖場開始就可能沒有那么成功。
晚一點入場,失去先機,只能說這個時間段屬于剛剛好的地步。
所以,面對李科長的問題,沈美云搖頭,“哪里有內部消息,不過是湊巧而已。”
只是,她說的實話,李科長卻是不信的。
“以你的能力,以季家的能力想要得到提前的消息,想必不難。”
“沈知青,你可真是謙虛。”
沈美云微微一笑,倒是不在解釋,頗有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有了李科長的幫忙后,養殖場的手續開辦的很順利,沈美云甚至還去工商辦注冊了廠子的信息,拿到了營業執照。
至于廠子的名字,因為沒人商量的緣故,沈美云直起了一個比較簡單的,漠原養殖場。
本來想用漠河的,但是她不想和漠河駐隊養殖場撞名,便采用了漠原,意思是從原來的地方,重新開始。
營業執照一下來,剩下的就是選地建廠了。
地是劉主任給批的,就批在前進大隊的后面一塊廣袤的平原上。
老支書迅速把這個消息給傳了出去。
并且再三強調,這是他千辛萬苦爭取來的,并且提前給社員開了會,把里面的利弊消息都說的清清楚楚。
讓他們一定要好好干,抓住這次的機會,他們大隊的娃娃將來好不好過,全看這一次了。
前進大隊的社員們,本就是淳樸之人,又知道這是沈知青故意來照顧他們后,自然是恨不得全部表現出來。
以至于,沈美云來找人建廠的時候,大隊的壯勞力們,紛紛踴躍報名。
她也不要對方白干活,建廠期間所有的壯勞力,但凡是上工的一天八毛的工錢。
不管飯。
大家一聽工錢開這么高,頓時恨不得擠破頭過來。連帶著阿虎這種十七八歲的少年都想來賺這個錢。
但是卻被老支書給拒絕了,先從他們家開始,只要二十出頭到四十來歲的壯勞力。
這個年紀的男人基本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他不能白虧了沈美云的工錢。
更不能讓沈美云吃虧。
于是,就這樣挑選了二十多個人來,加入了建廠的隊伍來,先打地基。
廠子要大,地基自然也大。
晌午的時候,沈美云接到了季長崢的電話,那邊再問,“美云,我給你送去了兩個幫手。”
“誰”
沈美云這段時間,忙的腳不沾地,她下意識地問道。
“等對方去了,你就知道了。”
他還賣個關子。
“你不要太辛苦了,身體最要緊,大不了,把時間延長,也不差這一時半會。”
沈美云捏了捏眉心,“我知道的。”
“我走了以后,哈市駐隊那邊沒說什么吧”
“沒有。”
“這邊有我,你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