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倒是不覺得這是什么歉意的事情。
“媽媽,你有自己的人生啊,不用道歉。”她甚至還揚眉笑了笑,往沈美云懷里蹭了蹭,“你不用覺得對不起我,相反,媽媽,你能做出自己的事業,在我眼里,你已經很厲害了。”
“我讀書的話,反正你不在身邊的話,我在哪里都能讀的,回到北京去既能陪姥姥姥爺,還能陪爺爺奶奶,這樣來看也不錯。”
她是知道的,媽媽一直覺得不能陪在姥爺他們身邊覺得愧疚的。
如今,她若是回去上學,這一點剛好便彌補了,倒是也不錯。
綿綿真是長大了,不再是小時候的模樣,當時說要送她回北京讀書的時候,哭的眼睛都腫了,如今
卻能夠主動提出要回北京讀書,而且還能陪伴下老人。
沈美云忍不住揉了揉她的臉,“媽媽的寶寶長大了。”
自從綿綿長大后,她很少在用寶寶這個稱呼了,當再次用處這個稱呼的時候,綿綿忍不住臉一紅,她羞澀的不行。
“媽媽,我虛歲都十五了,不再是寶寶了。”
小孩似乎都是這樣,迫不及待的告訴世界,她已經長大了,成了一個大人。
實際上這孩子也才十四歲呢。
沈美云沒和她辯解,“既然決定要回去讀書,媽媽就去和你姥姥,姥爺,還有爺爺奶奶商量下,看下要怎么解決。”
初中轉學回去讀高中,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家里人的戶口都在北京,有這一條可能會少些麻煩。
沈美云的速度很快,直接一個電話就打回了北京去,最先打的是陳秋荷,畢竟,她媽才是和她最親的人。
陳秋荷一聽綿綿要轉回來,當即便高興道,“落到我和你爸的戶口底下便行,她還能讀我們學校附屬的高中。”
不過,他們學校算不上出名,所以高中在北京來算,也不算是拔尖的存在。
“你要想讓綿綿去更好的學校的話,那就要動用你公婆的資源了。”畢竟,季家那房子的地段好到讓人稱羨的地步。
配套的學校,自然也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沈美云,“我都列入計劃來。”
“不過,媽,你要先幫我打聽下中途轉學回去的具體操作細則,我需要出哪一些證件。”
這件事,陳秋荷自然想也不想的就答應了下來。
等掛了陳秋荷的電話后,沈美云又打了電話,去了季家,季奶奶一聽綿綿要轉回來讀書,自然是高興的合不攏嘴,當場就讓人帶消息,把二兒媳婦向紅英,從單位給喊回來了。
別人不清楚這些細節,向紅英可是知道的啊,畢竟,向紅英本身就在教育局上班。
向紅英聽完后,便直說了,“正常來說中間轉學來是不容易的,但是綿綿也不是外人,我能給她走個后門。”
“你把她的戶口,轉到長崢的名下,就落在了季家,季家這邊附近有幾個學校,你參考下。”
“第一是十一中學,第二是第四中學。”
“這兩個高中都是頂頂有名的,你可以問問綿綿,想去哪一所。”
只能說,這就是有門路,有渠道,有房子的好處了,還能選。
向紅英一開口提的這兩所高中,顯然是比陳秋荷之前說的那個好很多的。
也給了沈美云更多的選擇。
沈美云,“十一中學和第四中學,哪個好點”
向紅英,“各有各的好處,第四中學建校早,而且出了很多名人,學校的校風偏向開放一些,而十一中學則是部隊子弟學校,偏向軍事化管理,學生們的素質都不錯,而且若是進去后,能結交到不少厲害的同學。”
當然,是有厲害家世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