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裴氏食府都是爆滿狀態,外面排隊的人就沒少過,中午只能隨便解決,員工餐挪到晚上。
聽說晚上能蹭員工餐,二世祖們紛紛表示哪怕有天大的事,今晚也會在裴氏食府蹲下。
裴宴提醒他們“期待值別放太高,員工餐我偶爾會拿來試菜。”
二世祖們紛紛擺手“裴小老板哪怕胡做一通,也比外面要好吃很多。”
“是么。”
裴宴戴上廚師帽。
廚之一道,精益求精,永無止境。
她從來不是墨守成規、拘泥于過去榮耀的人。哪怕在古代,也并沒有覺得自己是尚膳就廚藝天下第一,回來現代后,更是從沒想過光啃老本。
畢竟現代和古代有很多不同。
比如,有些從國外傳來的食材,古代她見都沒見過比如她剛穿回來時吃的蘋果,再比如在現代很常見的番茄、花菜、卷心菜之類。
幸好她穿過去的大庸相當于歷史上的明朝,發展還比明朝快一些,并且有重視美食的傳統。
否則連辣椒都沒有,甚至像更之前的朝代,只有蒸煮烤之類的烹飪方式,那她在古代再牛,回來可能都比不過隨便一個家庭主婦。
今天裴宴準備做的就是干鍋花菜和番茄蛋湯。
提前在網上找了食譜,綜合視頻和書籍,甚至還抽空去了趟圖書館,按照經驗綜合調整,剩下的就是在實際操作中進行補充。
花菜選的是梗青的,這樣更加爽脆。
改刀切成小朵,隨后準備好青杭椒、蔥段、洋蔥絲、辣椒碎等配料。
鍋里放足夠的油,將花菜滑油這道菜還有焯水、直接抄的做法,但像這樣口感脆水分少的蔬菜,滑油才不會變軟,也能更香。
滑好油的花菜備用,留個底油,下五花肉片炒香,將油都煎出。再加入辣椒碎、洋蔥絲和青杭椒碎爆香,倒少許料酒去腥,炒到五花肉邊緣微焦,下入花菜,加生抽、鹽、魚豉油炒出香味后,加入蔥段,大火翻炒幾下出鍋。
這時旁邊的番茄湯也煮得差不多。
番茄湯是把切半圓薄塊的番茄煎出汁再加水煮的,這樣味道更濃郁。為了增加口感,還加了一把黑木耳,等番茄味道被煮進湯里,裴宴再倒入水淀粉讓湯變得更濃稠一些,開小火,沿邊畫圈倒入蛋液,稍稍凝固后攪散。
白胡椒、鹽簡單調味,再撒上一把小香蔥,淋幾滴香油,簡單的番茄蛋湯就做好了。
外面二世祖們翹首以盼,等裴宴一端出來,瞬間撲上去。
胡俊飛快往碗里撈了一大堆花菜,夾起一根咬下。
花菜爽脆,半點沒有焯水過頭那種軟趴趴的感覺。五花肉煎得正正好,邊緣微焦,一點都不覺肥膩,反倒給花菜增添一分獨屬于葷菜的香味,加上微微的香辣,十分下飯。
番茄湯這樣每家華國菜餐館都基本會賣的大眾湯,本以為也就尋尋常常,但裴宴好像有什么魔力。這一碗家常湯,番茄味極其濃郁,蛋花不會太散,也不會一大塊凝在一起,大小適中,軟乎乎的,光是這蛋花,胡俊感覺自己就能吃一大碗。一口酸中帶鮮的湯下去,胃里都暖起來,木耳和香蔥更是給這碗湯添加了獨特的滋味。
胡俊只是一個不注意,所有蛋花都給這群牲口撈完了,湯只留個底,花菜也就剩下一小半,他忍不住扶額“你們也給阿姨留一點啊”
裴珠連連擺手說美食,裴宴還是慢吞吞的樣子。
不像在吃飯,更像是在研究什么。她忍不住道“宴宴快點吃吧,一會涼了。”
“唔。”果然不大滿意,100分滿分只能打45。
花菜不夠鮮可能加點白糖會更好,滑油的時間也該減少一點,現在還是有一點油膩。番茄蛋湯的番茄味倒是夠濃郁了,但番茄找不到幾塊,都煮化了。或許再切厚點比較好或者切兩種,薄的增添番茄味,厚的保留口感
看他們一副不夠吃的樣子,裴宴又去里面多做了一份,二世祖們吃得更歡“感覺這次更好吃了”
“這么好吃的居然還能升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