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食評家一愣“趙老,這手藝配得上這個分啊”
趙甫搖頭“她的手藝確實很好,但這家店大廚實在是太年輕,這家餐館的名氣也實在是虛了點,我認為分數還是得壓一壓。”
趙甫今年快六十歲,是老牌食評家,性格也十分古板。
他來之前按照習慣,查過裴氏食府的網上評價,發現網民對這家小飯館的評價,很多都是“網紅小飯館”。
又看了下裴氏食府過往事跡,的確有不少疑似營銷推廣的做法。
營銷推廣,對于一家餐館來說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到了“網紅”的地步,多少就有點過于浮躁了。
這家餐館的大廚,手藝確實很令人驚艷。
然而,她實在太過年輕。
年輕人,本身又比較浮躁,很容易被榮譽沖昏頭腦,飄上天,最后鬧成“傷仲永”的下場。
于情于理,給太高的分,趙甫都覺得不太合適。
女食評家遲疑“可是,s省還有宋家,壓分的話,這家店多半就無法得獎。”
趙甫說“我們的職責是打分,最終是否得獎與我們無關。”
“本身裴氏食府去年剛剛開業,得新店之星的機會有足足三年,第一年得不到,問題也不大。事實上,我覺得等它沉淀一兩年,等名氣不那么虛的時候再給,更為合適。”
三個年輕食評家互相對視,的確,趙甫說的很有些道理。
他們也見慣了年輕時一片大好,后面飄起來不好好磨煉廚藝,最后水平一落千丈,客人抱怨不喋的案例。
不是每個人都是黎白昕,咸魚了好幾年,回來還能更上一層樓的。
裴氏食府的名氣有些虛,也是事實。
一旁唐源也連連點頭“趙老說得是,給高分,確實是不合適。新店之星這種重要獎項,如果年輕人得獎后飄了穩不住質量,那就不妙了,甚至會影響到協會。”
唐源附和趙甫,除去覺得趙甫說的有道理以外,其實還有私心在。
他本身是做生意的,跟宋家有生意往來。
整個s省,跟宋家有一爭之力的也就只有裴氏食府。
比起裴氏食府,他更希望看到宋家酒樓得到“新店之星”。
畢竟,萬一宋家酒樓拿不到半個“新店之星”,生意肯定會被影響,說不定還會波及到他,他不愿意被影響。
如果趙甫不開口,唐源絕對不敢說這話,一看就有私心。
但是既然趙甫這么說了他理所當然跟上。
確實嘛,裴氏食府才開業第一年,又不是宋家這種拿不到獎有大麻煩的。
這回就把獎讓給更有資格拿獎的宋家,沉淀沉淀,明后年名氣沒這么虛了再拿獎,這不是皆大歡喜
小團體里兩個地位更高的都這么說了。
三個年輕的被他們帶動,紛紛修改了評分。
本身,“新店之星”是手藝、名氣缺一不可的獎項,根據名氣等因素修改最終分數十分常見。
裴氏食府的名氣和環境本來就都是減分項,比不上那些廚藝世家和多年名廚,他們也就是因為裴宴手藝太好,暫且忽略了這兩點而已。
實際要較真起來,還是有很多能扣分的地方的。
當然,最終分數其實也不會降太多,畢竟裴宴的水平在那,基礎分就高,按名氣壓也壓不了多少。
最終得分,938。
其實92分以上,就妥妥能進入前18,奈何,裴氏食府同省還有宋家酒樓。
在出結果前十天,協會會給所有入圍者發送擬名單。
當天,裴宴第一時間打開郵箱查看擬名單,滿以為會在上面看到自家小飯館的名字,然而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