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只要晚上守個壽燭,就能夠領吃的,個個感激零涕“萬家老爺又給地方歇腳,又給吃食,大善人嘞”
“大善人嘞。”
滿街的“善聲”嘈雜匯合在一起,直到萬家家丁各自散去,聲音才稍微少了一些。逃難來的難民們,帶著自己的老小往萬家鋪去了。衛厄不動聲色地跟著逛了一段路,拐過一個街口,就看到一片空地上,搭著一個彩色的高棚子。
棚子還沒搭完成,
里外都有戲班子的人在忙活著。
戲班的行頭箱子擺在棚子下,看樣子是晉郡一帶有名的北路梆子。北路梆子是晉劇的一種,以普調極高的大花臉,大花腔出名。
棚子周圍,有不少鎮上的小孩子擠著在看熱鬧。
衛十道從后頭趕上來,笑呵呵地介紹“這是萬家老爺請來的戲班子,做壽時要唱三天的求神戲因為是請的五財神,還得在五個方向搭戲臺,”
正說著,一個身材魁梧高大的戲班漢子打棚子后頭出來,衛十道哎呦一聲,咋舌道,“萬家老爺當真舍得,居然請來了青花臉。這可是北路梆子的標桿旗啊有福氣,有福氣”一邊說著,衛十道一邊趕上前去,同戲班子的人手攀談,套問這回給萬家唱戲,要唱的都有哪些劇目。
沈富勇、劉三牛憤憤地朝衛十道投去不快眼神。
嫌棄他這沒見識的家伙丟“魏少”的臉。
衛厄視線打戲班子搭棚子的位置掃過。
民間請戲班子的活動很多,廟會時要唱廟會戲,趕大集的要唱集市戲、此外還有開光戲、商行戲、還愿戲等等。晉邊的戲種統稱為“梆子”。晉商發展后,不少商行,商賈,逢年過節都會請些臺班子過來。
萬家堡老爺是偏關縣一帶的有錢大晉商,聽衛十道的意思,他做壽,足足請了五路的戲班子。
清一色唱的求神戲。
五路戲班,對應五財神。眼前戲班子搭的位置,正在路口戲臺呈現一個張口向外的漏斗形,正迎著鎮子外。其他地方的四個班子,情況應該也差不多。不知道這萬家堡老爺,請來的“五財神”,到底是哪五財
衛厄思量著,掛在耳邊的耳墜輕微地閃了閃。
衛十道剛同戲團的人攀談完畢,從人群里擠出來,就看到人群歪頭的“魏少”耳邊暗紅的瑪瑙珠子和青金石珠子在日頭里微閃。
除了少數民族外,如今的男子不怎么帶耳飾,覺得那是娘們家的東西。
然而,魏少長得好,皮兒白,紅瑪瑙和靛青珠子戴耳垂上,不顯得奇怪。反而與深黑褂衫相襯,貼合他陰沉,喜怒無常的性情。隱隱沁出種不好招惹的血腥氣。
衛十道也只是一愣,就又恢復了常態。
只覺得,這魏少真有意思,戴耳墜只戴一邊。
不過公子哥嘛,喜好些稀奇玩意,行事特殊也是正常的。
衛厄在萬家堡略微轉了轉,摸清了基礎的萬家堡鎮子結構后,就一副徽商魏少自視甚高,瞧不起這地兒的樣子,袖手回去了。萬家堡鎮上,大商鋪子里,那些讓沈富勇、劉三牛他們看直了眼的東西,衛厄是半件都沒買。
買也買不起。
大財主萬家寶鎮上的大商鋪的東西,個個價格貴得讓窮百姓頭皮發麻。
摳了衛厄現在的全身家當,都買不起半件。
見魏少空手而歸,燕塘春酒樓的管事不僅不沒產生懷疑,還覺得就該如此以魏少的身家,怎么可能瞧得上這種地方的東西
瞧著管事的一副更加謙恭的樣子。
直播間“”